风也寒,雪也寒,梦里不知身已残。营销克万难。
苦也欢,泪也欢,笑洒田间年复年。光华一片丹。
陈敬农配词
调寄《长相思》
这是一位来自基层一线的农技推广员,从推广“明白纸”到推销蔬菜,从技术到市场……人们看到的他,跨过艰难,耳朵残缺,笑容丰满。——编者
笑。
4月18日,20:15—22:40,在德阳旌胡宾馆3406房间,刘光华与记者聊天,笑,几乎自始至终。
乐观,向上,挑战,演奏了刘光华的一支命运交响曲。
无论自然灾害,还是眼前的困难重重,刘光华皆以笑面对。
与刘光华谋面,映入眼帘的是他缺失大约一公分的右耳朵。
面面相视,刘光华两只手不停地比划着,说到动情处,右手便下意识地用力搓搓右耳朵边。
“你的耳朵?”
面色微微泛红的笑脸登时紧急集合起来:
“2002年元月,我到西安推销蔬菜。当时蔬菜种植增产不增收,家家户户眼巴巴地看着协会。怎么办?必须把菜卖出去。当时为了省钱,就睡在西安蔬菜批发市场。第二天一觉醒来,手脚冻僵了,嘴巴冻木了,抬手摸摸耳朵……”
鲜血顺着脸颊“滴答滴答”流了下来,血和肉沾满冻得紫红色僵硬的右手。
“痛?”
“没有感觉。”
一颗纠结且痛的心,被一颗阳光且灿烂的心,在“哈哈”的一阵爽朗笑声中,释然了。
刘光华,自1963年2月4日出生起,从小学到高二皆为班长,当两年会计,1992年开始种植蔬菜,当上村农技员,便一家一户地推广“明白纸”,发现蔬菜种植增产不增收,便成立了蔬菜协会。
“协会是个组织,我是党员,组织要有信誉,党员要带头。说空话套话假话,农民根本不搭理你。农民看到你在西安推销了几十吨芹菜、西红柿、莴笋,自己没赚钱,大家伙儿有收益,才会信服你。”
刘光华不仅有技术,且善于经营。
“你有本事,就别让菜烂在地里。”
刘光华的理念很朴实:以销定产,诚信为上。
该协会从2002年到2005年引进几十个新品种。全乡在没有协会组织之前,仅种植500亩蔬菜,如今已经有2000多亩,2006年发展达到四五千亩,亩产2000公斤,每亩收入三四千元。
他们眼界紧紧盯着市场需求,先后引进的杂交一代海椒、台湾苦瓜、法国茄子、以色列番茄等新品种,目前已种植9000多亩。
“明年开始考虑蔬菜深加工,比如礼品蔬菜、超市蔬菜。如今协会火了,加入者多了,入门门槛也高了。我们规定,党团员优先,有信誉者优先。协会已发展了2005名会员,里有18人营销,技术人员25个,党员65人,政治素养和业务素质比较高,目前已经集资700多万元,实行公司化运作,规范管理。拟成立一家公司运作,将腌制菜出口日本,加工腌制蔬菜与农户签订六千多亩。统一价格,统一结算,统一管理。”
成就感,荣誉感,在刘光华的身上体现的更加充分。
光环光顾着这位“德阳市拔尖人才”“四川省优秀人才”“农技协三十年突出贡献奖”“县劳模”……
德阳市科协主席陈云彬在一旁补充:“他已经被推荐为全国优秀科普惠农带头人。”
刘光华笑得嘴合不上拢,眼睛如小缝一般。
2007年,刘光华进京参加“科普惠农”表彰大会,借了一套笔挺的西装,系上鲜艳领带,楸准机会,与科协党组书记邓楠照了一幅照片。回到家乡后,到处炫耀这幅照片。
“光荣啊,光荣!我把照片放大后,在家里堂屋挂一幅,会议室挂一幅,办公室挂一幅。人家给20万我都没有卖。”
一个农民的一生,一个人的一生,有很多快乐、幸福的往事值得津津乐道,然而总不会永远是春风得意,一马平川的,总会遇到困难和曲折,总会有悲伤和痛苦伴随着的。人总是快乐和痛苦、幸福与悲伤的运载体,每个人运载着那属于自己或与自己密切有关的快乐和痛苦、幸福与悲伤。不管对待这些的态度怎么样,总得沿着自己的人生之路走下去,走下去,直到生命的尽头。
刘光华的笑对人生,缘于一个有良好的、健康的心态。
不是有首歌里唱道,“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