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9月、10月,信阳市平桥区甘元村的村民都开始满怀喜悦地收获、加工着吊瓜。吊瓜又叫栝楼,原产于江苏、浙江一带,本来是野生的,当地人把里面的瓜子取出炒制之后发现味道很香,开始大规模地人工种植,最初1公斤瓜子能卖160多元,随着种植面积的扩大,逐渐降到每公斤40多元。甘元村村民是在一个叫张光学的老乡的鼓动下开始种这种“洋瓜”的。
上世纪90年代,张光学到江苏宜兴打工,在那里,他发现有一种没见过的瓜子卖得很贵。经过打听,他知道这种瓜子是吊瓜瓜子,每公斤的收购价达160元。后来张光学被平桥区政府请回来当甘元村的村支书。顶着妻子和村民的不理解,2005年9月,正是村里忙着收水稻的时候,张光学出资两万多元带64个村民免费参观了浙江省长兴县的吊瓜基地。
浙江省长兴县是我国最大的吊瓜生产基地,张中明是当地最大一家吊瓜子加工厂的负责人,经过加工之后的吊瓜子每公斤售价在60~80元,主要销往上海、杭州、南京等地,一直供不应求。其实,在发动村民种植吊瓜之前,张光学就和张中明商定了种植回收的协议。
去浙江学习的村民都想种吊瓜,但是水泥柱、铁丝网、种苗每亩要投入1300多元,村民们都不愿意承担这个风险。无奈之下,张光学把做生意时攒的78万元免费发给村民,让他们搭棚种植,种出来的瓜子还包回收。
4年之后,张光学收回了当初投资,农户们开始自己投钱种吊瓜。到2009年,当地的吊瓜种植面积达到5000多亩,吊瓜亩产200多斤,一亩地能赚三四千元。每年的9月末,张中明都会从浙江的长兴县赶到这里收购吊瓜子。
吊瓜的果皮晒干以后,当地人以每公斤10元的价格卖给中药材收购商,吊瓜子一半被浙江客商收购,一半炒制之后在本地销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