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论农业信息化与农民增收
|
|
|
添加时间:2005/8/9 作者:史昌勤 来源:唐山科普在线会员原创作品 点击:3724
|
【 双击滚屏 】 【 收藏 】 【 打印 】 【 关闭 】
【 字体:大 中 小 】
|
|
|
当前,以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和自动控制技术为特征的信息化浪潮正席卷全球,它是新经济时代的基本特征。现代信息技术也正在向农业领域渗透,将在农业现代化过程中起到重要的作用。信息化是当代农业现代化的标志和关键,它主导着未来一个时期农业现代化的方向,也是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提高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 一、农业信息化对农民增收的深远影响 1.农业信息化的概念 农业信息化是社会信息化的一部分,它首先是一种社会经济形态,是农业经济发展到某一特定过程的概念描述。它不仅包括计算机技术,还应包括微电子技术、通信技术、光电技术、遥感技术等多项信息技术在农业上普遍而系统应用的过程。农业信息化又是传统农业发展到现代农业进而向信息农业演进的过程,表现为农业工具以手工操作或半机械化操作为基础到以知识技术和信息控制装务为基础的转变过程。从另外意义理解,农业信息化是指培养和发展以智能化工具为代表的新的生产力并使之促进农业发展,造福于社会的历史过程。 2.农业信息化对农民增收的重要作用 (1)农业信息化将会促进农业生产结构的进步,传统的高耗、低效型的生产结构将被新兴的低耗、高效的生产结构所替代。以计算机和现代通信技术为主的信息技术在农业上的广泛应用,可以促进农业生产过程实现自动化、信息化、高效益化。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因此得到改造,农业生产效率将大幅度提高,生产成本下降。 (2)农业信息化将使农业劳动力的就业结构发生变化,实现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增加农民收入。劳动力自身的能力是影响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主要障碍,其次就是待转移劳动力面临的信息障碍,目前还无获得跨地区就业机会信息的有效途径。信息技术的引入,带来农业产业升级,改善农业就业结构,有效地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 (3)农业信息化将带来农业资源信息的共享,提高农业资源信息的利用程度。由于信息高度膨胀,特别是互联网以惊人的速度发展起来,正在快速地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惯,农业也同样受到推进。农业信息化的发展,将有效地提高农业资源信息的利用程度、提高农业生产和农产品销售的经济效益,从而增加农民收入。 二、我国农业信息化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农业信息化现状 据有关资料获悉,在英国,农民通过现代通信技术和计算机网络获得的信息逐年增多,有研究表明,英国农民通过计算机网络获得的信息居第一位。然而在我国农村,特别是西部地区农村,且不要说电话、计算机等现代信息设备,就是彩电、收录机,农村居民拥有量也远远低于城镇居民拥有量。研究表明,我国农村地区,特别是西部农村地区,农民主要通过看电视获取生产经营方面的信息,居第一位;听收音机获取信息的,居第二位;靠亲友传递取得信息的,占第三位;靠其它农业组织提供信息的,占第四位;靠网络获取传递信息的居最后。另据统计,在分散经营的农户和国家统计局之间的信息传递至少要半个月的时间。这种原始落后的信息交流方式和缓慢的信息传递速度,使不少信息丧失了时效性。而时效性恰恰又是信息的重要特性,失去了时效性的信息就等于是没有价值的信息。 2.目前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农村的农业信息化程度还很低,尤其是农业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与发达国家相比仍然存在较大差距,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作为农业信息化重要内容的计算机应用,在总体上处于低水平。数据库总量不足,库容量普遍偏小,标准化程度低,互通互联操作的比例很低,计算机应用系统发展不充分、不平稳,没有形成农业宏观调控和生产经营管理支持系统的完整体系。 (2)农业信息网络建设还不发达,信息交流方式落后,传递速度缓慢,使信息失去时效性,失去价值。 (3)信息人才相对缺乏,特别是缺乏既懂现代信息技术又懂农业科学技术的高级人才。 (4)信息技术产品和信息服务产业化水平低,不能满足农业生产、科研、教学和管理对信息的需求。 三、农业信息化与农民增收的关系 1.网络信息使农民的传统生产观念和生产方式大为改变 过去农民的种植、养殖,习惯在政府的计划安排下进行,缺乏市场信息观念。由于信息不灵而盲目种植、养殖、销售,造成农副产品的生产大起大落,卖粮难、卖猪难等问题时有发生。随着农业信息化的发展,随着农业信息网站的出现,不少精明的农民纷纷上网,利用网上信息指导种植、养殖,利用网络推销农副产品,不再盲目生产,开始认识信息的价值,开始搜集信息,利用信息,围绕市场信息进行种植、养殖。这一传统观念的改变将对我国农业的发展产生深刻影响。 2.促进了农副产品的流通,增加了农民收入 互联网超越了国界,不受时空的限制,可将触角伸到国内外任何角落,使得普通农民也能够利用它推销农产品,大大减少了销售的中间环节,从而减少了生产和销售成本,增加了农民收入。 3.农业信息化为农业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的市场空间 目前我国农村不少地区创建了农副产品信息网,为农民提供了准确及时的生产和销售信息,拓宽了农副产品经销的市场空间,增加了农民收入。 4.激发了农民学习科学技术知识的积极性,提高了农民素质 互联网帮助农民找到了“商机”,尝到了甜头,同时也激发了广大农民上网学习的积极性。通过参加各种培训班,农民不仅学会了从网上下载信息,还学会把自己的产品信息上传到网上运行发布,有的甚至学会制作网页等上网技术,从而大大提高了当代农民的素质。 5.促进了现代农业信息技术和生产技术的推广 现代农业智能化信息技术是利用智能技术、多媒体和计算机技术,汇集各类农业专家的知识和经验、农业模型和各种信息,具体指导良种选育、合理施肥、病虫害综合防治和综合栽培控制等。通过互联网可使农民不出家门在网上便可得到专家指导,增加生产效益,使农民真正尝到科学种田的甜头,从而加快我国农业信息化的进程。目前,我国已有20多个智能化农业专家系统,4个应用示范区,建立了一套网上专家诊断系统,农民可在网上实现咨询,随时获得技术指导。 四、农业信息化发展与农民增收对策 21世纪将是信息农业的时代,农业信息技术将成为实现农业高速、健康、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指出:“信息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趋势,也是我国产业优化升级和实现工业化、现代化的关键环节。要把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放在首位。”因此,必须加快信息化进程,使传统产业与现代技术紧密结合,提升农业产业的整体水平,应突出抓好以下两个方面: 1.加快农业信息化建设步伐 (1)强化政府在农业与农业信息化中的职能作用。必须高度重视农业信息化工作,牢固树立信息观念,真正认识到信息就是资源,信息就是财富。只有掌握信息,实现农业信息化,才能实现农业的现代化。各级领导要把推进农业信息化当作新时期一项重要的基本建设来抓,踏踏实实地做好农业信息的开发和应用工作。政府部门在政策措施上要重点解决以下两个方面的问题:第一,加强对农业与农业信息化的领导与组织。因为信息是一种社会化的经济资源,应该象资金、材料、人才等资源一样,有组织地进行管理;另一方面,推进农业信息化是跨部门、跨行业、跨地区和多种业务技术综合集成的大系统工程,涉及到省、市、县、乡各级各个方面,需要在政府统一领导下,充分发挥各方面的积极作用,统一规划,分工合作、才能顺利实施。第二,强化对农业信息化的管理和监控。一是加强对农业信息化规划管理与信息标准化管理。二是加强农业与农村信息资源的管理,促进信息资源的综合、高效利用,同时防止信息污染和信息误导。 (2)加大投入力度,强化基础设施建设。各级政府要增加对农业信息化工作的投入,加强计算机硬件建设以及有关软件的开发,提高农业信息处理和应用水平,进一步推进农业信息化进程。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当前农业和农村经济的若干政策措施》中,明确地将农业信息网络建设列为基础性体系建设内容。作为农业基础建设,要求政府必须给予一定的基础性投入。这种基础性投入,包括农业与农村信息系统开发所需要的资金,也包括农业与农村信息系统日常运行所需的费用。政府应安排一定比例的农业发展资金和支农资金来推进农业信息化,通过农业信息化推动农业与农村的发展。 (3)健全和完善农业信息网络,强化农业信息资源数据库建设。要充分利用国家大力推进信息化的机遇,加大力度,健全完善农业信息网络建设。首先,要确保省、市(县)以上各级实现信息畅通和资源共享,让信息网络在决策参考、指导参谋等方面发挥作用;其次,要大力实施信息网络乡村普及工程,提高基层干部群众网络应用水平。随着农业信息化的推进,农业信息资源已成为科教兴农和农业现代化的一个基本要素。当前,由于各种农业信息资源数据库还很缺乏,而网络建设若没有各种数据库的支撑,这个网络不可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因此,必须加大投入,配齐相关人员、办公设备,加强各种农业实用数据库的研制与开发,包括农业自然资源信息、农业生产管理信息、农产品市场信息、农业政策法规信息、农业科技资源信息、农业实用技术信息及科研成果信息等方面,以充分发挥农业信息网络的作用。 (4)建立基于网络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随着网络的逐步完善和信息技术的普及,可以将多媒体技术应用于农业科学技术的推广,建立基于网络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将十分复杂的农业技术,以简单、易懂、易学的方式表现出来,以一种崭新的形式促进农业科技推广、科技咨询和农业教育的发展。同时它具有传播速度快、覆盖面广、形象逼真、易于操作、决策得当等特点,是新时期传播推广实用技术、普及农业科学知识的先进手段。什么地方需要什么技术,农民可随时随地通过网络查阅。这样既可节约大量的推广应用经费,亦可以让农民有目的地接受新知识、新技术、新品种,增加其主动性、自觉性,进一步提高农民的经营能力、文化素质。 (5)开展农产品网上交易。随着网络技术的进一步完善,电子商务必将得到逐步推广,农产品网上交易也完全可以成为现实。一方面,要利用网络向全球发布本地农产品资源信息,宣传、推介本地丰富的优质农产品;另一方面,要将各地农产品推行标准化生产,开设网上农产品超市,逐步实现网上交易;同时要通过发布供求信息,进行期货交易,发展“订单农业”,引导农民放心、放手进行农业结构调整。 2.加快农业信息时代人才的培育 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对农村劳动力总体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培养和造就农业信息时代的人才,就成为抢占未来竞争优势的出点发和制高点。要加强基层信息服务队伍建设、建立地、县、乡、农户四级联动式培训,使农民成为出没于田间、行走于市场、时常网上溜溜的现代农民。 可以看出,相对农业机械化而言,农业信息化指农业劳动者学会或掌握现代信息科学资源,增强自身信息素养,大力开发和利用信息资源以节省和替代不可再生的物质和能量资源,广泛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提高物质和能量的利用率,建立完善信息网络以提高物流速度和效率,提高农业产业结构的系统性和可调控性,使农业生产在机械化基础上实现集约化、自动化、网络化和智能化,从而使农业生产效率将大幅度提高,生产成本下降。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