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心打造农业信息网络平台,助推农业提质增效农民增收
------唐山市农业局信息中心依托网络建设,服务“三农”发展
唐山市农业信息网络工程建设作为市政府《2003年市政府为群众所办的23件实事》之一,在市委、市政府和省农业厅的关怀指导下,经过市县两级农业部门的共同努力,于2003年年底唐山市农业信息中心及十个县市(区)农业信息中心相继建成并正式开通“唐山市农业信息网”及十个县市(区)的“农业信息网”。开通两年来全市农业信息网络运行基本正常,信息服务工作及农业信息体系建设取得显著成效。
实现农业信息网络延伸和农业进村入户,是真正体现农业信息网络服务的主要目标。农业现代化的首要条件就是农业信息化,自唐山市及各县市(区)农业信息网开通以来,各县市(区)的信息服务工作都已经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
一、全市农业信息网络平台已全面建成
2002年7月,为了筹备“唐山农业信息网”,我市斥资85万元,成立了“唐山市农业信息中心”,下辖我市的十个县市(区)农业信息中心。“唐山农业信息网”为发挥农业综合门户网站的作用,全面统筹功能栏目设置,设置了一级栏目22个、二级栏目65个;设置了省市县共建栏目专区、“一站通”等9个版块栏目和功能;为突出当地特色产业,结合农业“龙企富民”工程,开设了奶牛产业、渤海水产、畜牧养殖、冀东果菜、京东板栗和东路花生“六条龙主导产业”版块栏目,为展示我市农业和农村经济建设成果、推介优势农产品、打造唐山品牌,发挥好网络宣传作用。到目前,全市农业信息网站已收录发布信息82400余条,网站信息点击访问量达28.45万次,农业信息网络建设与信息服务已取得一定成效,为世界农业信息汇集唐山,唐山农业信息传向世界开始凸显“网络金桥”效用。
同时,10个县(市)区在农业信息网站建设上,也取得了突显成效:滦南突出海淡水养殖产业、迁安突出甘薯产业、迁西突出板栗产业、乐亭突出无公害蔬菜产业、玉田突出粮食产业、遵化突出食用菌产业、唐海突出绿色水稻产业、真正做到一县一网,各自特色。迄今已基本形成了以市农业信息中心为依托,与许多的农业信息机构建立了信息互换关系。
到目前为止,全市10个县区成立了农业信息中心,138个乡镇建立了信息服务站。110个龙头企业、169个行政村、547位农村经纪人、332个生产经营大户、76个合作中介组织实现了微机联网,能够及时收集和发布信息。同时,各县(市)区还积极采取多种方式,开展信息服务。如:滦南在拓展网络延伸服务方式上,与县电视台《滦南新闻》、《滦南纵横》、《科技广场》等栏目友情协作,提高信息的覆盖面和指导性;与北京农产品产销信息网友情链接,并吸收中红公司、海珍水产养殖公司、高科技园区等10家龙头企业以会员身份免费登陆该网站,发布本地农产品产销信息,为大力开拓本县农产品销售市场,宣传滦南优势产业,打造滦南品牌做好服务。丰润、乐亭分别将网络上采集的信息编发成《丰润农经》、《农业市场信息报》免费发送到种养大户、农村经纪人、中介组织等手中;并且为方便群众反映情况,及时获取信息源,开通了信息咨询服务电话,对农民所需信息及时作出答复。滦县、迁西通过电视台“农技电波”节目中的“农业信息”栏目,播放农业信息、发布信息。此外,市局与玉田、丰南、遵化分别通过创办《农业信息》、《农业信息快报》或《农业信息网讯》等开展信息服务,也取得很好地服务效果。
唐山市农业信息中心现建有机房、办公室等8间共330平方米,拥有工作站8台,配置局域网服务器一台,其它办公设施基本具备。十个县市(区)农业信息中心的建设,共投入资金288.5万元,建成机房总面积为624平方米,共有网络节点122个,工作站54台,每个县市(区)5-8台不等,每个县市(区)均配有局域网服务器一台。其中遵化、丰润、玉田、丰南等单位条件较好,设备较齐全。我市及各县市(区)的农业信息中心全部达到“三防”标准。
唐山市农业信息中心人员编制5人。现有工作人员为正、副主任各一名,专职工作人员9名,共计11人。其中网络管理人员1名;信息发布人员4名;信息采编、分析人员3名;办公室人员1名。大家在各自的本职岗位上工作出色,很好的完成了本职工作。我们实行岗位责任制,做到专人专责。10个县(市)区农业信息中心的编制也基本得到解决:遵化编制11人,现有工作人员8人;丰南编制8人,现有人员6人;滦南编制5人,现有人员6人;丰润、乐亭编制5人,现有人员5人(其中乐亭另有三名涉农单位的专职信息员长期派住中心工作);玉田编制4人,现有人员4人;迁安、滦县编制4人,现有人员3人;唐海编制4人,现有人员2人;迁西受机构编制的影响,农业信息中心到现在还未获批准,现有工作人员4名。
二、全市农业信息网络不断延伸
自2003年底全省农业信息网络开通以来,各地按照全省农业信息网络应用工作电视电话会议部署和省厅具体安排,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在局领导的正确指导下,以需求为导向,以应用促发展,有力地促进了全省农业信息服务工作。一是网络整合效能初显。基于“统一管理,分级维护”原则建成的全省农业信息网络体系,经过两年来的实践检验,成效明显。通过共享通道,信息集成有效解决了数据共享和资源整合问题,初步形成了手段先进、反应灵敏、运行高效的农业信息网络体系。
主要体现在:
⑴、覆盖全市的农业信息网络已经形成。这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科技服务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网络建设是实现信息化的前提,是信息流动的“高速公路”。信息服务网络正在向村、户和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产品批发市场、农村经纪人、种养经营大户延伸。全市80%的乡镇都连接上了互联网,为农村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⑵、农村信息队伍不断壮大。信息员的数量和素质是实现农业信息化的保证,是信息高速公路“信息流”的基础。建立了覆盖市、县、乡、村及龙头企业、生产经营大户、中介组织和农村经纪人的5598人的信息员队伍。全市十个县(市)区和138个乡镇都设立了信息服务机构,配备了专兼职工作人员,有30%的乡镇设立了信息服务室,利用“一站通”注册用户850家。
⑶、通过建立包括农、林、牧、水产及加工技术的农业综合技术库、法律法规数据库、农业专家、农业统计资料库等8大数据库系统,为农口部门提供电子信息服务,极大方便了农口部门有关信息查阅。
⑷、农业信息传播途径日益多样化,服务领域和对象不断拓宽。在信息传播渠道上,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等媒体进行宣传报道。并根据我市特色创办了《唐山农业信息》半月刊,已创办了20多期,发行600多份,将部委信息、专家论坛、外埠信息、市场动态、分析预测等有关信息,传送给唐山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为各级领导进行宏观决策提供参考。到目前,已有丰润、滦南、玉田、丰南、滦县五个县区信息中心也相继创办了《农业信息参考》或《农经信息》半月专刊,发送到当地县乡党委、政府及村委会,均受到各级领导好评。
从我市来看,农业信息化建设具备了较好基础并呈现出快速发展的态势。到2005年底,全市乡镇上网普及率达到85%,农业龙头企业上网普及率达到80%,农村经纪人上网率达到45%,种养大户上网率达到30%,农产品批发市场的联网率达到60%,农村经济合作组织的联网率达到60%,村级信息网络联网率达到30%以上,并且每村至少2户能够上网获得网上信息。
利用三年的时间要着力抓好网络延伸的普及,计划到2007年底将农业信息网络延伸辐射到全市的5336个行政村、241个农业经济合作组织、9260个农村经纪人、2726个农业生产经营大户、182个农村信息服务站、38个农产品批发市场,使其全部都能实现信息联网。
三、信息服务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更加显现
在2004年全省举办的第一届农业网站评比活动中,全市农业信息网站通过大家的努力,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唐山农业信息网”获得了地级市网站第一名;在县级网站评比中,10个县市(区)也都获得了奖项,其中一等奖2名,二等奖6名,三等奖2名。真正做到了全市农业信息网站走在了全省最前列。
今年我们还承担了“农业部农村市场信息服务网点建设项目”,该农村市场信息服务网络体系建成后,将产生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从而加快农民致富增收。一是能及时为市政府及有关部门提供指挥调度生产的模拟分析资料,预警、预测报告和决策依据;二是能及时向农村、农民提供适用的农业科技致富信息和适时的生产经营信息,指导农民搞好种植业、养殖业生产,使农民真正成为自主生产、自主决策的主人,成为驾驭农副产品市场的主宰者;三是能及时向市场经营者、中介服务组织、农民经纪人和客商提供及时快速的农副产品信息,促进农副产品物畅其流,起到平抑市场、减少波动、引导物流、调剂余缺,稳定城乡供求,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市场繁荣的作用;四是能及时通过网络向广大农村发布农业科技信息,推进农业适用和高新技术的普及和应用,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步伐,提高农业科技入户率,推动产业改造、优化和升级,保证农业生产结构的优化布局,实现增产增收的目的。五是能及时帮助农民获取农副产品市场信息,引导农民运用信息安排生产,并通过市场得到满意回报,使农民尽快致富。
目前,该项目的主要内容---“语音电话咨询系统”已安装完毕,计划今年年底开通并投入使用,为农民解决农业技术方面难的问题提供了平台。到目前为止,通过与其他媒体相结合,为农民提供各种新品种、新技术、农产品购销信息服务350万人次,帮助农民引进新品种500多个,农业新技术100多项,帮助农民实现购销上百亿元。
在全市农业信息网络建成开通后,市县农业信息工作人员以服务“三农”为宗旨,积极探索多种形式,开展信息服务。
1、信息搭桥,订单养殖帮农民致富。迁安市华野农场预订单养殖小尾寒羊,与农户共同致富,今年6月份华野农场安玉来到局农业信息中心,要求替他们发布信息,与农户订单养殖小尾寒羊,华野农场为农户提供健康母羊两只为一组,合作期为14个月,每只羊每年可产两窝仔羊,每窝2-4只,合同期内累计可产4窝,产羔羊8-16只,合同期满后只需回收5月龄65斤的健康母羊一只作为报酬,余下的羔羊全部归农户所有。华野农场对所供养的羊有所有权,在所繁殖的羔羊中有选择权,在养殖期内,所受养的羊无论因任何原因出现残疾、丢失、死亡等情况,造成无法回收原供种羊,农户按领养时的重量以每斤4元的价格进行赔偿。该信息发布以后,有不少农民纷纷咨询,到目前已为其发展养殖户35户,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2、网上寻信息,引进优新技术,解决生产疑难问题。丰润区丰润镇圪塔坨村是有名西红柿生产专业村,全村棚室蔬菜面积2500亩,占全村总耕地面积的70%,从事棚菜生产的农户达到417户。该村村长、丰润西红柿协会会长王长贵利用网络得到一条“棚室蔬菜保温防冻综合措施”信息后,引进推广了棚室反光膜,以增加栽培床的光照强度,促进蔬菜植株的光合作用。已推广使用反光膜面积1500多亩,使西红柿产量增加8%左右,年增加经济效益100万元。
3、开展网上发布招商项目,吸引客商来联合。滦县将食用菌精深加工项目网上发布后,先后收到香港蔡氏企业国际集团新华商联实业(深圳)有限公司和世界华商投资管理集团深圳市华商投行实业有限公司的电话和传真资料,特别是香港蔡氏企业国际集团新华商联实业(深圳)有限公司及时的将公司简介、授权书和合作意向一并传真过来,并热情邀请项目方负责人到该公司参观考察。目前,此项目正在积极的运作之中。
在这两年的工作中,全市农业信息工作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本着从实际出发,为农民办实事的原则,结合本地的实际情况,走出了一条适合自己的道路。各县市(区)也纷纷寻找适合本地的网络延伸的方案,同时也利用各种手段向农民宣传农业信息,引领农民走上致富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