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科普 | 前沿关注 | 空间探索 | 生命科学 | 国防时空 | 生活顾问 | 自然世界 | 科学漫谈 | 信息时代 | 科普视频 | 科普论坛
首页 | 科协在线 | 地震扫描 | 北方瓷都 | 钢铁工业 | 煤炭产业 | 冀东文化 | 唐山名人 | 网上科技馆 | 科普动画 | 下载区
网站公告
会员登录
 用户名
 密  码
 验证码
站内搜索
 范  围
 关键词
本类热点Top10
美公布地图标记全球百年20万场大地震
大地震引发大海啸 天灾?人祸?
印尼大地震海啸灾害特别严重的原因
地震基本参数
地震的定量描述
谷歌公布海地地震前后卫星照片
风筝照相机拍1906年美国地震惊人破坏力
新西兰地震致冰山塌陷 三千万吨冰块涌入湖泊
日本海啸前后卫星图像对比:小镇全部冲进山沟
日本海啸垃圾形成长111公里小岛
当前位置:首页>>地震扫描>>地震危害>>阅读文章
地震基本参数
添加时间:2004/12/23  点击:5016  
【 双击滚屏 】 【 收藏 】 【 打印 】 【 关闭 】 【 字体: 】 
   发震时刻O、震级M、震中(经度λ,纬度ψ)、震源深度H统称为地震五个基本参数“。
  地震有强有弱,用以衡量地震本身强度的“尺子”叫震级。震级可以通过地震仪器的记录计算出来,它的单位是“级”。震级的大小与地震释放的能量有关,地震能量越大,震级应就越大。震级标准,最先是由美国地震学家里克特提出来的,所以又称“里氏震级”。震级相差两级,其能量就相差1000倍。迄今为止世界上记录到的最大地震是1960年5月22日智利的8.9级地震。
  地震发生的时间称为发震时刻。常以字母O或To表示。在国际上使用国际时间,中国使用北京时间。

  震源正对着的地面,叫
震中,常用经度、纬度和该地的地名表示.
  将震源看成一个点,此点到地面的垂直距离,叫
震源深度”,常以H表示,以公里计算。
相关文章
[ 唐山7.28 ] 中国超算获戈登贝尔奖:高分辨率模拟唐山大地震 (2010/8/21)
[ 著名地震 ] 福岛地震为何还是5年前大地震的余震? (2018/8/21)
[ 地震危害 ] 我国近期是否进入地震活跃期?水库有可能引发地震吗 (2018/8/21)
[ 地震成因 ] 有关地震的N个冷知识 (2018/8/21)
[ 科协动态 ] 市科协聘李象益教授为新科技馆首席顾问 (2015/1/19)
[ 抗震减灾 ] 十句话让你了解地震 (2014/8/5)
[ 抗震减灾 ] 资料:地震自救手册 家庭如何避震 (2013/6/27)
[ 抗震减灾 ] 家庭防震应急包里应放什么? (2013/5/13)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简介 - 版权申明 - 联系方式 - 网站合作 - 意见建议 - 网站地图
唐山市科学技术协会主办 Copyright © 2004-2005 唐山科普在线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北京光蓝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 Powered by Glaer GIP(TM) V3.0
冀ICP备05016301号-1  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