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科普 | 前沿关注 | 空间探索 | 生命科学 | 国防时空 | 生活顾问 | 自然世界 | 科学漫谈 | 信息时代 | 科普视频 | 科普论坛
首页 | 科协在线 | 地震扫描 | 北方瓷都 | 钢铁工业 | 煤炭产业 | 冀东文化 | 唐山名人 | 网上科技馆 | 科普动画 | 下载区
网站公告
会员登录
 用户名
 密  码
 验证码
站内搜索
 范  围
 关键词
本类热点Top10
评剧花派创始人 表演艺术家花淑兰因病去世
评剧花派创始人花淑兰
寻访冀东评剧的足迹(上)
戏剧常识——评剧
唐山评剧《曹雪芹》《成兆才》(图)
评剧发展的几个时期
唐山盛开评剧之花
评剧表演艺术家洪影:痴心一片为评剧
寻访冀东评剧的足迹(下)
寻访冀东评剧的足迹(中)
当前位置:首页>>冀东文化>>评剧>>阅读文章
寻访冀东评剧的足迹(中)
添加时间:2004/12/20  点击:5203  
【 双击滚屏 】 【 收藏 】 【 打印 】 【 关闭 】 【 字体: 】 

流金岁月 驰誉神州
 
唐山评剧流布全国

1918年警世戏社的创建和兴盛,进军城市的成功,在评剧的发展史上有着标志性的意义,信心十足的唐山评剧开始向全国各地蔓延,经过短短几十年的发展,即跨进全国性的大剧种之列。

闯关东

评剧进入东北,显得顺理成章,因为早有庞大的冀东劳动者在东北各地安家,扎根多年,他们给评剧在东北之行制造了“人气”。此外,乐亭皮影、乐亭大鼓、冀东莲花落在更早的时候流入东北城乡,在冀东与东北的民间艺术之间建立了稳定的沟通桥梁,唐山落子此时的到来,乡音土语,被接受成为必然。

警世剧社头班首次出关至营口,首演于永大剧院。誉满津唐的名角、名段,唱、念、做、打,戏楼因观众超员而不得不顶柱加固。老艺人回忆起当年演出的盛况,“账房先生记账,顺手在流水账上写下‘月明珠’三字;有观众去商店,店员问买什么,张口三字:‘月明珠’。”

1918年,月明珠与京剧大师梅兰芳、程砚秋同台在张作霖的“赈灾义演”中演出,成为当时梨园界的惊爆新闻,官方和曲艺界开始转变对唐山落子的歧视。警世剧社的开创性成功使得冀东的评剧班社涌入东北。其中影响较大的振兴戏社、歧山戏社、警世戏社二班、三班……从警世戏社头班出关起,在东北建起了大小班社十多个,评剧在东北风头正健。出关东北的十年,是成兆才先生创作成果卓著的时期,其成果有经典戏目《杨三姐告状》等。

进天津

评剧闯荡的第一个城市就是天津,这座北方的大商埠拥有密集而复杂的市民———评剧的观众基础,历经波折种种,这门艺术最终以其别样的魅力征服了津门。

1917年,警世戏社头班离津返唐,出关东北,但留下的老艺人在津门开门收徒,吸引了大批苦寒子弟投于门下,后在天津挑梁成班,如名演员刘翠霞的“山霞社”,到上个世纪三十年代渐趋成熟,形成自己的流派。

评剧在天津的一个重大发展,要算到女评剧演员的出现,从1912年孙风鸣在天津招收女艺员始,津门评剧界团花似锦,流派纷呈,她们师出多门,各具风情,艺术风格互异,在竞争中相互取舍,取得评剧发展的卓越成就。

扬京沪

上个世纪三十年代,鼎盛时期的评剧开始向京城进军,此时的评剧与昔日之评剧,堪与大剧种相抗衡。而“十里洋场”的大上海是沪剧、越剧的家乡,京剧的牢固阵地,电影、话剧、文明戏兴起的园地,而以白玉霜为代表的一代名伶让曾经的山野“蹦蹦戏”登上了“南国剧团”的大雅之堂。在上海的评剧,与各种大的戏曲艺术朝夕相处,逐渐起了变化,京剧成为它靠拢的方向。在西安、在南疆,评剧以惊人的速度流传。

1909年到1938年,评剧完成了它流布全国的使命,几涉所有的省份,一个地方剧种的魅力在历史的流转中被充分地证明,它开始让唐山人引以为傲,因为它的艺术魅力,因为它幸福地拥有一代又一代卓越的评剧艺人。

 

战争年代的冀东评剧

评剧随着根据地、解放区的拓展而复兴,组建、复建了评剧组织。“冀东人民评剧社”、“真理剧社”等专业组织,各县、村的业余组织,都在此时期建立起来。

路南评剧宣传队

抗日的烽火中,城市里的很多评剧艺人在敌人的凌辱下忍辱偷生,不甘做亡国奴、不甘忍受的艺人们倾尽全力做他们自己的斗争,“路南评剧宣传队”应运而生,它的成员有评剧的第一代艺人,张采亭、任善庆,也有青年演员及在乡的业余评剧青年演员。评剧成为冀东抗日战火中的精神力量。当地的武装力量保护着这支力量,铁路沿线、渤海之滨,都成为他们的戏曲舞台,百姓们叫他们“飞行宣传队”,在敌人的追击下,辗转作战,每天步行百里搭台演出。那时的路南指乐亭、滦县、昌黎、丰润南部及唐海,是东北通平津唐的咽喉地带,曾发生过骇人听闻的“杨家峪”惨案,在这样的残酷对敌斗争环境中,宣传队排演了很多揭露敌人罪行的现代戏,和传统戏目同时上演。

宣传队的演员队伍日渐扩充,在铁路南北为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履行文艺对社会的贡献。

1947年,宣传队转为丰润县评剧团,上山下乡,不改当年。

冀东人民评剧社

1946年春天的夜晚,唐山迁安一个普通的日子,“冀东人民评剧社”正演出评剧《枪毙刘老养》,正唱到地主、汉奸刘老养杀人、奸污妇女,突然,有观众将砖头、土坷垃砸向戏台上的“刘老养”,亏得演员躲避及时,才未受伤。结尾处,人民政府处决地主时,台下又群情激愤,“拥护人民政府”的呼声响彻县城。

在抗日和解放战争时期,这样的场景经常能够看到,进入城市舞台的评剧在特殊的时期再次找到了最适合它生长的土壤,人民战争中的真人真事给艺术创作带来无尽的题材,也真正实现了评剧“团结、教育人民、消灭敌人的武器”的社会意义。

1945年,“冀东人民评剧社”在抗战胜利的喜悦中诞生于迁安。这些来自于城市的评剧演员在他们追求光明的渴望中离开了奢华的城市,到解放区实现他们艺术服务于人民的理念。尤为难得的是,宣传的队伍在斗争中经受了磨炼,曾参加了蓟县盘山歼击傅作义第一旅的战斗,解放昌黎、滦县、秦皇岛、山海关的战斗。由评剧艺人到人民的战士,这支队伍真正成熟起来。

1942年到1949年,冀东解放区共编演了60多台新评戏,试改了一些优秀的传统戏。这些改革,对建国后评剧的戏改亦有推动。

真理剧社

1944年的一个傍晚,从杜林村出来一行人,大车上拉着唱戏的行头、道具、搭台子的木板、席子等,步行的人们到达十几里外的一个村庄,立即搭台开演,直到深夜。这些人属于一个共同的组织———“真理剧社”,从1943年秋天起,这个剧社的评剧演员几乎每天都进行着同样的工作,他们没有工资,在日本投降后,有的群众自愿地慰劳他们一些小米。

有跋涉演出的演员,就有远来的观众,他们跟着剧社的行迹,在戏结束时,总有青年涌上戏台,报名参军,加入抗日救国求解放的队伍。

 

评剧经纪人王凤亭

唐山、小山、成兆才、永盛茶园、警世戏社……许许多多与评剧相关的语词,在评剧史上或多或少地留下它们的身影,而一个与上述语词都有关联的人物,却与他应处的位置产生了偏移。他不是“角儿”,更没有流传于世的评剧作品,却与评剧的发展息息相关。他叫王凤亭,唐山永盛茶园的东家,评剧“警世剧社‘一、二、三’班的班主。

王凤亭祖居滦南县,其父亲王永富是唐山机车修造厂的一名包工头,兼营旅馆生意。1909年,王永富在南厂工人的资助下,于唐山小山兴建了永盛茶园,建成后即交由王凤亭经营。

成兆才的“京东庆春平腔班”初到小山,遭当局勒令禁演。这期间,成兆才致力于评剧内容的改革,“上下打点”、争取演出权的任务则主要落在王凤亭身上。王凤亭非常爱好家乡蹦蹦戏;从商业角度,似乎也看出了评剧所蕴涵的巨大潜力。在王凤亭的协助下,蹦蹦戏终于在小山永盛茶园成功首演,从而为评剧发展揭开新的篇章。

1914年,王凤亭为庆春班投资购置全新戏箱,并商定改庆春班为“永盛合班”,王自任班主。1918年,又于山海关改永盛合班为“警世剧社”,之后同成兆才一起率领剧社出关东北。

解放后,王凤亭集股筹资,在唐山荷花坑兴建共和剧场,并组建了京、评两块戏班,并于1946将永盛茶园、华乐戏院投入公私合营。文化大革命期间,王凤亭屡受批斗,晚年多病,1979年去世。

据熟悉王凤亭的人回忆,王一生经营剧场,所组建的戏班,均为共和班。他虽为班主,但只领取戏箱股份和个人人头份,从不额外剥削艺人。王还与成兆才结为好友,倾力协助成兆才完成评剧改革。在成兆才晚年病危中,他千方百计请名医、施良药,并亲自送成兆才返回家乡,此举在梨园界传为佳话。评剧能够在短短几十年里热火冀东并流布全国,以王凤亭为代表的一批早期评剧经营者功不可没。


 

相关文章
[ 唐剧 ] 唐山民俗文化瑰宝之——唐剧 (2018/8/21)
[ 皮影 ] 祖孙四代的皮影人生 (2018/8/21)
[ 评剧 ] 评剧艺术家洪影 (2018/8/21)
[ 农业科技 ] 王兰庄胭脂稻 (2011/4/21)
[ 县区动态 ] 铁厂镇举办奶牛管理技术培训班 (2009/8/19)
[ 皮影 ] 唐山市皮影和泥塑喜获“乡土奖”评选活动金奖和铜奖 (2007/7/23)
[ 皮影 ] "冀东文艺三枝花"成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 (2007/2/8)
[ 乐亭大鼓 ] 从小学唱戏 (2006/3/10)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简介 - 版权申明 - 联系方式 - 网站合作 - 意见建议 - 网站地图
唐山市科学技术协会主办 Copyright © 2004-2005 唐山科普在线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北京光蓝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 Powered by Glaer GIP(TM) V3.0
冀ICP备05016301号-1  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