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科普 | 前沿关注 | 空间探索 | 生命科学 | 国防时空 | 生活顾问 | 自然世界 | 科学漫谈 | 信息时代 | 科普视频 | 科普论坛
首页 | 科协在线 | 地震扫描 | 北方瓷都 | 钢铁工业 | 煤炭产业 | 冀东文化 | 唐山名人 | 网上科技馆 | 科普动画 | 下载区
网站公告
会员登录
 用户名
 密  码
 验证码
站内搜索
 范  围
 关键词
本类热点Top10
露地辣椒如何使用乙烯利?
养猪中药保健配方
农业高新技术六大领域
板栗生长季节修剪技术
中国在率先大面积试种“杂交小麦”
栗树夏季剪枝知识
警报:入侵我国的外来物种已达400多种
盐碱地养出淡水鱼
甜玉米主要栽培技术
薯类精白粉丝加工技术
当前位置:首页>>生命科学>>农业科技>>阅读文章
德国试验转基因玉米与普通玉米同种
添加时间:2004/12/28  点击:3346  
【 双击滚屏 】 【 收藏 】 【 打印 】 【 关闭 】 【 字体: 】 
  今年秋天,在德国7个联钪莸?00公顷玉米地里,同时收上了一部分转基因玉米。这是德国试验转基因作物种植计划的一部分,研究人员想通过这种同种试验来检验转基因玉米与普通玉米能否和平共处,并是否会通过花粉传播杂交。
 
  据统计,收获的转基因玉米产量占普通玉米的0.9%,这一比例符合德国基因技术法。也就是说,农民在种植玉米时可以考虑种植0.9%以上的转基因玉米。但是,收获的玉米产品须标有“转基因玉米”字样。 

  周三,参与种植转基因玉米的企业在新闻发布会上公布了试验种植结果,即普通玉米与转基因玉米种质之间的距离保持在20米以上,就可以防止两种玉米杂交。因为,研究人员仅在10米距离内发现两种玉米有杂交现象。这一结论是由哈雷维腾堡大学植物种植和植物保护研究所得出的。 

  转基因玉米试验种植分布情况为:大田中间种植着转基因玉米,四周则全部为普通玉米,两种玉米的植株间距均为6米,所选品种为同期开花玉米。此外,在转基因玉米地的中间,留一条窄带种植开花期特别早的玉米品种,目的是为了找到种植不同开花期的品种是否会发生交叉授粉现象。从理论上说,仅靠选择品种还无法避免转基因玉米与普通玉米地杂交现象。 

  从试种的情况看,转基因玉米与普通玉米之间的间隔至少应在20米以上,这样才不会出现两种玉米杂交。德国今年试种的玉米为BT转基因玉米,也是一种抗玉米螟蛾玉米品种。德国玉米螟蛾害严重,每年约有1/4的玉米受螟蛾侵害。 

  科学家在试验田多处取样,寻找玉米中BT玉米踪迹。迄今已对6处试验田进行了取样检验,结果表明,10米内受BT玉米杂交的为1.25%,20米距离为0.4%,50至60米处为0.3%。为此,科学家认为,两种玉米的种植间隔有20米的距离足已。种植玉米的间隔之所以会如此之近,主要是因为玉米的花粉较重,不易被昆虫携带传播。如果种植油菜,情况就会大不一样,那是因为油菜花粉轻,被风一刮就会到处飞扬,且易被昆虫传播。至于油菜种植的间隔到底是多远,目前尚无权威数据。 

  此前,人们普遍认为,转基因玉米与普通玉米的种植间隔必须很远,否则会导致两种玉米杂交。今年5月,德国农业部长库纳斯特曾要求农民种植这两种玉米的距离至少在1000米以上,农业部专家的意见则是1940米。 

  转基因玉米的试验种植固然简单,但是专业种植公司和参与者对德国基因技术法的修正持怀疑态度。新基因技术法提出所谓“危害责任”,如果一个农民因为种植两种玉米造成危害,这自然与其种植转基因品种有关。为此,农民和研究人员均认为,种植转基因玉米的风险太大,一旦造成“危害”,农民无力赔偿。萨克森安哈尔特州经济部长雷贝格要求政府收回新的基因技术法。但是,农业部国务秘书贝林则强调,谁要种植转基因作物,谁就必须承担经济上的风险。如今,这个问题要看德国政府在基因技术法生效后如何来对待了。 

  目前,新基因技术法何时生效还没有确定。明年是否还可以再试种一年?研究人员和参与者都希望能多进行几次试验,找出转基因玉米的生长规律。现在的主要问题是,专业公司和农民搞不明白,新基因技术法到底能给他们带来什么。 
 
科技日报
相关文章
[ 农业科技 ] 2017年粮食该咋种 中央给你指明方向 (2017/2/13)
[ 农业科技 ] 温室蔬菜防冻害3措施 (2017/2/13)
[ 农业科技 ] 鸡群发病时的头部表现 (2017/2/13)
[ 农业科技 ] 茄果类蔬菜病害问答 (2017/2/13)
[ 农业科技 ] 设施果树生产中注意这些危险 (2017/2/13)
[ 农业科技 ] 厉害!不施肥、不打药,袁隆平用海水种出"红色水稻" (2016/12/16)
[ 农业科技 ] 玉米遭遇强降雨紧急补救措施 (2016/7/25)
[ 农业科技 ] 秋粮抗洪补救和防灾减灾技术意见 (2016/7/25)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简介 - 版权申明 - 联系方式 - 网站合作 - 意见建议 - 网站地图
唐山市科学技术协会主办 Copyright © 2004-2005 唐山科普在线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北京光蓝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 Powered by Glaer GIP(TM) V3.0
冀ICP备05016301号-1  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