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科普 | 前沿关注 | 空间探索 | 生命科学 | 国防时空 | 生活顾问 | 自然世界 | 科学漫谈 | 信息时代 | 科普视频 | 科普论坛
首页 | 科协在线 | 地震扫描 | 北方瓷都 | 钢铁工业 | 煤炭产业 | 冀东文化 | 唐山名人 | 网上科技馆 | 科普动画 | 下载区
网站公告
会员登录
 用户名
 密  码
 验证码
站内搜索
 范  围
 关键词
本类热点Top10
露地辣椒如何使用乙烯利?
养猪中药保健配方
农业高新技术六大领域
板栗生长季节修剪技术
中国在率先大面积试种“杂交小麦”
栗树夏季剪枝知识
警报:入侵我国的外来物种已达400多种
盐碱地养出淡水鱼
甜玉米主要栽培技术
薯类精白粉丝加工技术
当前位置:首页>>生命科学>>农业科技>>阅读文章
新技术促越冬茬黄瓜高产
添加时间:2010/3/5  来源:京郊日报  点击:2371  
【 双击滚屏 】 【 收藏 】 【 打印 】 【 关闭 】 【 字体: 】 

  大兴区礼贤镇贺北村孟继强是蔬菜科技示范户,2008年8月在区蔬菜办的指导下成功种植温室越冬茬黄瓜。9月26日定植,10月30日进入采收期,到翌年5月1日结束采收。田间定点调查,单株结瓜数16.5条,亩产12060公斤,亩产值34000元,排在全区的首位。其成功种植经验如下。

  一、应用双砧木嫁接新方法。孟继强种植的温室越冬茬黄瓜面积1.2亩,其中0.4亩采用双砧木嫁接新方法,0.8亩采用贴接法。根据实际测产调查,双砧木黄瓜比单砧木亩增产53.7%,增产效果非常明显。与单砧木比较有以下几个突出特点:一是生长旺盛,抗病性增强;二是耐寒耐弱光性增强;三是产量大幅度提高。

  二、选用最新越冬黄瓜新品种津优35号

  津优35号黄瓜是原天津市黄瓜研究所选育,植株长势中等,叶片中等大小,主蔓结瓜为主,瓜码密,回头瓜多,瓜条生长速度快。早熟性好,耐低温、弱光能力强。抗霜霉病、白粉病、枯萎病。瓜条顺直,皮色深绿,光泽度好,瓜把短、刺密、无棱、瘤小。腰瓜长34厘米左右。不化瓜、不弯瓜,畸形瓜率低。单瓜重200克左右。果肉淡绿色,商品性佳。生长期长,不易早衰。适宜日光温室越冬茬及早春茬栽培。

  三、选用优良砧木品种。贴接法砧木选用抗病、耐低温、生长势强的绿洲天使、京欣砧五号。双砧木嫁接新方法采用的砧木是黑籽南瓜和京欣砧五号。

  四、适时定植、合理密植。当嫁接苗3叶1心时进行定植,定植期为9月26日,亩密度4142株。

  五、使用综合配套黄瓜高产新技术

  1、二氧化碳施肥技术。进入冬季开始补充二氧化碳,每15天使用一次,增施二氧化碳肥后植株的光合速率随着二氧化碳浓度的增大而提高,不仅有利于提高产量,而且增产效果明显。

  2、根用缓释农药施用技术。在定植时使用,每株1片,可以防治住蔬菜整个生长期的虫害,不必再进行打药防虫,降低了人工打药成本,也减轻了劳动强度。

  3、膜下暗灌节水技术。膜下暗灌简便易行,可以起到提高地温、促根壮秧的作用,冬季生产必须采用。

  4、黄瓜专用绑蔓夹的使用。黄瓜专用绑蔓夹替代了黄瓜绑蔓和绕蔓,操作使用方便,成本低,可重复使用3年。

  六、更换新棚膜。更换聚氯乙烯棚膜新棚膜,透光性好,升温快,保证低温季节棚内最低温度在10℃左右。

  七、加强水肥管理。

  首先底肥要足,每亩施腐熟鸡粪、牛粪共10方、磷酸二铵25公斤、硫酸钾25公斤。根瓜采收后一般10天一次水肥,每次每亩追硝酸钾复合肥10-15公斤。浇水需选晴天早上浇,阴天、雨雪天不能浇水。浇水后先闷棚(温度越高越好),后放风排湿。浇水追肥后要中耕松土。中后期进行叶面追肥,可选用磷酸二氢钾或气巴多元素叶面肥,喷施要注意在上午进行。

  八、加强病虫害防治。温室黄瓜虫害的防治可采用熏宝烟熏剂进行,对虫害的防治效果比较好。病害的防治以预防为主,综合防治,在正常条件下每7天一次,用百菌清、代森锰锌等药剂交替预防。发现病害时要对症下药,可选用杜邦公司、拜耳作物科学公司的杀菌药剂。

相关文章
[ 农业科技 ] 2017年粮食该咋种 中央给你指明方向 (2017/2/13)
[ 农业科技 ] 温室蔬菜防冻害3措施 (2017/2/13)
[ 农业科技 ] 鸡群发病时的头部表现 (2017/2/13)
[ 农业科技 ] 茄果类蔬菜病害问答 (2017/2/13)
[ 农业科技 ] 设施果树生产中注意这些危险 (2017/2/13)
[ 农业科技 ] 厉害!不施肥、不打药,袁隆平用海水种出"红色水稻" (2016/12/16)
[ 农业科技 ] 玉米遭遇强降雨紧急补救措施 (2016/7/25)
[ 农业科技 ] 秋粮抗洪补救和防灾减灾技术意见 (2016/7/25)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简介 - 版权申明 - 联系方式 - 网站合作 - 意见建议 - 网站地图
唐山市科学技术协会主办 Copyright © 2004-2005 唐山科普在线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北京光蓝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 Powered by Glaer GIP(TM) V3.0
冀ICP备05016301号-1  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