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科普 | 前沿关注 | 空间探索 | 生命科学 | 国防时空 | 生活顾问 | 自然世界 | 科学漫谈 | 信息时代 | 科普视频 | 科普论坛
首页 | 科协在线 | 地震扫描 | 北方瓷都 | 钢铁工业 | 煤炭产业 | 冀东文化 | 唐山名人 | 网上科技馆 | 科普动画 | 下载区
网站公告
会员登录
 用户名
 密  码
 验证码
站内搜索
 范  围
 关键词
本类热点Top10
露地辣椒如何使用乙烯利?
养猪中药保健配方
农业高新技术六大领域
板栗生长季节修剪技术
中国在率先大面积试种“杂交小麦”
栗树夏季剪枝知识
警报:入侵我国的外来物种已达400多种
盐碱地养出淡水鱼
甜玉米主要栽培技术
薯类精白粉丝加工技术
当前位置:首页>>生命科学>>农业科技>>阅读文章
小麦几种常见病虫害的防治
添加时间:2010/4/13  来源:河北科技新闻网  点击:3740  
【 双击滚屏 】 【 收藏 】 【 打印 】 【 关闭 】 【 字体: 】 
     近年来,小麦病害呈加重发生的趋势。加上去年冬季的异常天气情况,小麦普遍受冻害严重,苗情不是太好,致使今年小麦病害的发生情况出现了一些新的特点。随着气温的升高,小麦生长进入拔节生长旺盛期,小麦的病害也进入了蔓延扩散期,危害将日益加重,所以农民朋友应该及时地做好防治工作。在小麦病害当中,主要有锈病、白粉病、纹枯病和赤霉病四种最为重要。

    一、小麦锈病小麦锈病俗称黄疸病,属真菌病害,它分为条锈、叶锈、秆锈三种。三种锈病的区别可用条锈成行、叶锈乱、秆锈是个大红斑来概括。小麦锈病是气传病害,在早春低温持续时间较长,又有春雨的条件下发病严重。其中以条锈较为普遍,感病小麦无法进行光合作用,影响小麦对水分的吸收,严重时小麦叶、秆干枯,穗小,秕粒,导致减产。

    小麦条锈病主要为害小麦叶片,也可为害叶鞘、茎秆、穗部,夏孢子堆在叶片上排列呈虚线状,鲜黄色,孢子堆小,长椭圆形,孢子堆破裂后散出粉状孢子。

    小麦叶锈病主要为害叶片,叶鞘和茎秆上少见。夏孢子堆在叶片上散生,橘红色,孢子堆中等大小,圆形至长椭圆形,夏孢子一般不穿透叶片,背面的夏孢子堆也较正面的小。

    小麦秆锈病主要为害茎秆和叶鞘,也可为害穗部,夏孢子堆排列散乱无规则,深褐色,孢子堆大,长椭圆形,夏孢子穿透叶片的能力较强,同一侵染点在正面反面都可出现孢子堆,而叶背面的孢子堆较正面的大。

    防治方法:防治锈病要因地制宜,对早期出现的发病中心要进行集中防治,切实控制其传播蔓延;大田病叶率达0.5%~1%时立即进行普治,每亩可用12.5%的禾果利可湿性粉剂30~35克,20%三唑酮乳剂45~60克进行喷雾防治,一般使用两次。

    二、小麦白粉病小麦白粉病是禾谷类白粉菌的转化型,有性态为禾本科布氏白粉菌,子囊菌亚门布氏白粉菌;无性态为串珠粉状孢,属半知菌亚门粉孢属。该病发生后,可致叶片早枯,分蘖数减少,成穗率降低,千粒重下降,一般减产10%,严重的减产50%。

    小麦白粉病在小麦各生育期均可发生,典型病状为病部表面覆有一层白色粉状霉层,组织受侵后,先出现白色绒絮状霉斑,逐渐扩大相互联合成大霉斑,表面渐成粉状,后期渐变成灰色或灰褐色,上面散生黑色小颗粒(闭囊壳)。该病可侵害小麦植株地上部各器官,以叶片和叶鞘为主,发病重时颖壳和芒也可受害。发病时,叶片出现直径1~2毫米的白色霉点,后逐渐扩大为近圆形或椭圆形白色霉斑,表面有一层白粉(菌丝体或分生孢子),遇外力或振动立即飞散,后期病部变为灰白色至浅褐色,病斑上散生针头大小的小黑点(闭囊壳)。

    防治方法:合理施肥浇水,加强田间管理,培育壮苗。当病叶率达到10%时,每亩可用20%的三唑酮(粉锈宁)乳剂50毫升,或15%的三唑酮(粉锈宁)可湿性粉剂75克,对水60~80公斤进行喷雾防治。

    三、小麦纹枯病小麦纹枯病又称立枯病,病菌主要是禾谷丝核菌和立枯丝核菌。小麦受害后在不同生育阶段表现的症状不同,主要发生在叶鞘和茎秆上,幼苗发病初期,在地表或近地表的叶鞘上先产生淡黄色小斑点,随后呈典型的黄褐色梭形或眼点状病斑,后期病株基部茎节腐烂,病苗枯死。小麦拔节后在基部叶鞘上形成中间灰色、边缘棕褐色的云纹状病斑,病斑融合后,茎基部呈云纹花杆状,并继续沿叶鞘向上部扩展至旗叶,后期病斑侵入茎壁后,形成中间灰褐色、四周褐色的近圆形或椭圆形眼斑,造成茎壁失水坏死,最后病株枯死,形成枯株白穗。病害的发展受日均温度影响大,20℃~25℃时病情发展迅速,大于30℃停止生长。

    防治方法:合理施肥,少施氮肥,增施磷、钾肥,控制小麦过分旺长;在小麦分蘖末期,病株率达10%~15%时,每亩用20%井冈霉素可湿粉30克或12.5%禾果利可湿粉30~60克进行防治。

    四、小麦赤霉病小麦赤霉病又叫红头瘴、烂麦头,病原为镰孢属真菌若干个种,如禾谷镰孢菌,燕麦镰孢菌等。从幼苗到抽穗期都可发病。主要引起苗枯、穗腐、茎基腐、秆腐,其中影响最严重的是穗腐。穗腐发生在小麦扬花时,发病初期在小穗和颖壳上产生水渍状浅褐色斑,逐渐扩大至整个小穗,导致小穗枯黄。湿度大时,病斑处产生粉红色胶状霉层,发病后期在其上产生密集的蓝黑色小颗粒(病菌子囊壳),用手触摸,有突起感觉,不能抹去,子粒干瘪并伴有白色或粉红色霉层。小穗发病后扩展至穗轴,病部枯褐,使被害部位以上小穗形成枯白穗。

    赤霉病发生的轻重与品种抗病性、菌源量及天气关系密切,品种穗形细小、小穗排列稀疏、抽穗扬花整齐集中、花期短的品种较抗病,反之则感病;上年发病重的麦区为下年小麦赤霉病的发生提供了充足的菌源;小麦抽穗至灌浆(尤其扬花期)内雨日数的多少是病害发生轻重的重要因素,抽穗扬花期遇3天以上的连续阴雨天气,病害可能发生严重。

    防治方法:增施磷、钾肥,促进麦株健壮,防止倒伏;在小麦抽穗扬花期,一般在小麦10%抽穗至扬花期第一次施药,头年发生重的地区补施一次,每亩用50%多菌灵可湿粉50克或15%三唑酮(粉锈宁)可湿粉50克进行防治。

  五、丛矮病

  发病规律  丛矮病是靠传毒媒介灰飞虱传播的病毒病。灰飞虱在小麦上传毒浸染有两个高峰期:第一个高峰期在小麦播种出苗后;第二个高峰期是在小麦返青后,随气温逐渐回升,越冬代灰飞虱开始在麦苗上活动取食,传播病毒,感染愈早或显现症状愈早,对产量的影响愈大。

   防治方法  (一)在小麦返青后彻底清除麦田及其周围的杂草,消灭灰飞虱适宜生存的环境,以减少传毒虫源。(二)适时浇返青水。浇返青水对灰飞虱有很大的杀伤作用,可以减少传毒虫源。(三)喷药防治。当春季气温稳定通过5℃时就要喷药防治。可用40%的氧化乐果乳油1000倍液,或50%的辛硫磷1000倍液,每亩喷施药液50~75公斤,隔5~7天喷1次,连喷2次。喷药时麦田四周5米以内的地方都要喷到。对靠近路边、水沟、地头、地边更应特别注意防治。

 六、线虫病

 症状表现  发病植株在分蘖期表现为叶鞘松弛,茎秆粗、弯曲,叶片皱缩。孕穗期以后,表现为茎秆粗、弯曲,较健株矮小,除受害严重的不能抽穗外,一般仍能抽穗,但麦穗的一部分或全部不结子。病穗颖片被挤,向外张开,可从缝间看到虫瘿。虫瘿很坚硬,剖开后,内部充满白色絮状物,就是线虫幼虫。

 发病规律  混杂在小麦种子内的虫瘿是传染病害的主要来源。每个虫瘿内有8000~25000条休眠幼虫。虫瘿随小麦种子播入土中,吸收水分,里面的幼虫逐渐苏醒,钻出病粒,侵入幼苗,逐渐向上转移,最后到达花部,使花受到刺激,不能正常发育。虫瘿内幼虫迅速变为成虫,经交配、产卵,再孵化出幼虫,以后在虫瘿中休眠。虫瘿发育晚时,幼虫可在相对正常的种子中生存。收获时,虫瘿与种子混杂或落在土中,虫瘿内的幼虫在干燥条件下可存活几年。

  防治方法  (一)与非寄主作物轮作两年。(二)用胶泥水、食盐水或清水选种。胶泥水浓度为30%~40%,食盐水浓度为20%。选种时,将种子盛在细密的箩筐内,放在胶泥水、食盐水或清水中,使水没过种子,边搅动边捞出浮在水面的虫瘿。用清永选种,动作应迅速,以免影响效果。用食盐水选的种子宜用清水漂洗干净。(三)种子在54℃的水中浸泡10分钟,可杀死轻度受害种子中的幼虫。

  八、白粉病

  一、症状表现  小麦白粉病是由真菌引起的病害。病菌的孢子随气流传播到感病品种的植株上后,以危害叶片为主,发病症状以叶片正面较为明显,叶鞘、茎秆和穗部也受害。受害叶片初期形成灰白色小霉点,后逐渐扩大成圆形或椭圆形绒状霉斑,严重时霉斑相互连成一片,以至覆盖全叶,以后逐渐变为灰色,最后呈灰褐色,其上散生黑色小点。

  二、防治方法  合理施肥浇水,加强田间管理,培育壮苗。当病叶率达到10%时,每亩可用20%的粉锈宁乳剂50毫升,或15%的粉锈宁可湿性粉剂75克,对水60~80公斤进行喷雾防治。

  九、吸浆虫

  吸浆虫是小麦上的毁灭性害虫。由于耕作栽培制度的变革,小麦品种更新及传统有机氯杀虫剂禁用等原因,吸浆虫生存的生态环境发生了变化,原有的防治技术已不能控制其危害,并且不适应当前农业生产和生态保护的要求。所以,选用适当的药剂品种、剂型、施药方式,并确定防治适期、防治次数等是目前生产上亟待解决的问题。

  防治吸浆虫的最佳时期为蛹期和成虫期。小麦吸浆虫化蛹盛期,该虫大都位于地表且多为裸蛹,对杀虫剂敏感,用药防治效果较好。特别是撒施毒土后降雨,增加了药剂和吸浆虫接触的机会,使防效提高。吸浆虫成虫对杀虫剂比较敏感,易被杀死,应注意在产卵盛期前进行防治。防治吸浆虫的药剂,蛹期以50%的对硫磷乳油、50%的辛硫磷乳油、40%的甲基异柳磷乳油和6%的林丹粉剂为好,成虫期以6%的林丹粉剂、55%的林丹胶悬剂、40%的氧化乐果乳油和80%的敌敌畏乳油的缓释剂较好。吸浆虫的防治次数应视具体情况而定。如蛹期防治效果较好,残虫量少,成虫期不必再进行防治;若蛹期漏治或防治效果较差的,成虫期需补治。

  十、锈病

  锈病可分为条锈、叶锈和秆锈3种,其中以条锈较为普遍,感病小麦无法进行光合作用,影响小麦对水分的吸收,严重时小麦叶、秆干枯,穗小,秕粒,导致减产。

  发病规律  锈病发展分为3个阶段:一是发生期。在越冬前后出现,其病叶表现不太明显。二是潜伏初期。即小麦返青到孕穗期,开始由单片病叶向四周扩散。三是流行期。很快使病叶发展到传病中心,使整个麦田受染患病。锈病的防治关键期是冬季。气温在5℃~10℃时病菌繁殖较快,在1℃~4℃时也能繁殖。它喜欢温暖、潮湿的环境,喜在播种早、低洼地湿、窝风、大树遮阳和易感品种等的麦田潜伏。

  防治方法  防治锈病要因地制宜,如发现单片病叶或小传病中心,应切叶深埋,并在麦田喷施保护剂;如果病叶较多,面积较大,就应先喷施杀菌剂,再在其周围麦田喷洒保护剂。常用的杀菌农药有粉锈宁、双效灵、5%的过磷酸钙过滤液等,常用的保护剂有0.5波美度的石硫合剂、100倍液的食盐水。春季锈病发生范围广,危害更大,应及时中耕,普遍喷施5%的氨基苯磷溶液进行综合防治。

  十一、麦纹枯病防治

   适用区域:小麦生产区。
  纹枯病主要危害小麦茎秆基部和叶鞘,从苗期开始侵染,拔节后达到发病高峰。在小麦整个生育期均可危害,发生于植株茎基部,隐蔽性强,容易错过防治时期。出现枯株白穗时,施药已无效果。
  防治方法:
  1.选用抗病品种。
  2.药剂防治:
(1)播种前每亩用2.5%适乐时20毫升或2%立克秀10~15毫升加水0.5~1公斤拌麦种10公斤。
(2)在分蘖末期每亩选用12.5%禾果利20~30克,或15%粉锈宁100克加20%的井岗霉素25~50克,兑水45~75公斤对小麦茎基部进行喷洒,隔7~10天再喷洒一次,连喷2~3次。
(3)在小麦纹枯病发生较重的地区,每亩用5%井冈霉素100~150克,手动喷雾器兑水100~150公斤喷雾,亦可兑水300~450公斤泼浇。

  十二、根腐病防治
  适用地区:小麦生产区。
  小麦根腐病菌潜伏在种子内和土壤中,随病株残体可存活1年以上。小麦整个生育期均可发病,以扬花后发病最重,具体表现为:根部产生褐色或黑色病斑,最后腐烂,病株表现出“假旱象”并出现“枯白穗”,然后成片干枯死亡。发生根腐病后,小麦一般减产20%~30%,严重的减产50%以上。
  防治措施:
  1.药剂拌种。每亩用2.5%适乐时20毫升加3%敌萎丹10毫升加水0.5~1公斤拌麦种10公斤;或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或50%多福合剂,按种子重量0.2%~0.3%拌种。
  2.药剂喷雾。在孕穗至抽穗期,每亩用25%敌力脱乳油40毫升,或2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100克,兑水40-50公斤对茎基部喷雾。

  十三、麦圆蜘蛛
     由于麦圆蜘蛛较怕光,早晨和傍晚及阴天叶片上较多,所以许多农民未仔细观察,不能及时发现,导致麦苗受害,麦圆蜘蛛耐寒性强,冬季遇温暖晴朗天气,仍可爬至麦叶上危害,因此应及时进行观察与防治。由于多数农药的药效受温度影响较大,故气温低时药效防治效果不理想。因此,冬季除治麦圆蜘蛛要选择药效对温度较不敏感的药剂,如氧乐果。目前随气温下降,麦圆蜘蛛已经爬入土缝中,暂时停止危害。应待气温回暖麦圆蜘蛛出来活动时及时用药。防治方法可选用40%氧乐果1000倍液进行喷雾,注意加大用液量,使药液渗入麦苗基部。

相关文章
[ 农业科技 ] 2017年粮食该咋种 中央给你指明方向 (2017/2/13)
[ 农业科技 ] 温室蔬菜防冻害3措施 (2017/2/13)
[ 农业科技 ] 鸡群发病时的头部表现 (2017/2/13)
[ 农业科技 ] 茄果类蔬菜病害问答 (2017/2/13)
[ 农业科技 ] 设施果树生产中注意这些危险 (2017/2/13)
[ 农业科技 ] 厉害!不施肥、不打药,袁隆平用海水种出"红色水稻" (2016/12/16)
[ 农业科技 ] 玉米遭遇强降雨紧急补救措施 (2016/7/25)
[ 农业科技 ] 秋粮抗洪补救和防灾减灾技术意见 (2016/7/25)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简介 - 版权申明 - 联系方式 - 网站合作 - 意见建议 - 网站地图
唐山市科学技术协会主办 Copyright © 2004-2005 唐山科普在线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北京光蓝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 Powered by Glaer GIP(TM) V3.0
冀ICP备05016301号-1  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