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科普 | 前沿关注 | 空间探索 | 生命科学 | 国防时空 | 生活顾问 | 自然世界 | 科学漫谈 | 信息时代 | 科普视频 | 科普论坛
首页 | 科协在线 | 地震扫描 | 北方瓷都 | 钢铁工业 | 煤炭产业 | 冀东文化 | 唐山名人 | 网上科技馆 | 科普动画 | 下载区
网站公告
会员登录
 用户名
 密  码
 验证码
站内搜索
 范  围
 关键词
本类热点Top10
载人航天神经中枢:北航控制中心
飞越器拍摄的撞击彗星全过程
飞机家族五兄弟过五关斩六将
美宇航局吉祥物变身“太空小鸟”
美俄联手打造人类第一艘太阳帆飞船首航
阿波罗登月计划
“卡西尼”号土星探测器
美国的航天中心
俄将免费把两名美国宇航员送往国际空间站
为助“哥伦布”欧地面控制中心正式运行
当前位置:首页>>空间探索>>航空航天>>阅读文章
专家详解火星模拟试验:飞行程序和生活逼真模拟
添加时间:2010/6/4  来源:新浪网  点击:1616  
【 双击滚屏 】 【 收藏 】 【 打印 】 【 关闭 】 【 字体: 】 
中国航天训练中心航天员选拔训练研究室主任吴斌以及《航天员》杂志社执行主编肖志军做客新浪
中国航天员中心航天员选拔训练研究室主任吴斌(中)以及《航天员》杂志社执行主编肖志军(左)做客新浪
《航天员》杂志肖志军主编赠送的由中国志愿者王跃亲笔签名的杂志
《航天员》杂志肖志军主编赠送的由中国志愿者王跃亲笔签名的杂志

  北京时间6月3日17时50分许,俄罗斯开始在莫斯科进行世界首个模拟火星之旅实验,6名来自俄罗斯、中国、法国等国的男志愿者正式开始在模拟密封舱内 的520个日夜生活。在实验启动前数小时,中国航天员中心航天员选拔训练研究室主任吴斌以及《航天员》杂志社执行主编肖志军做客新浪详解此次试验。

  以下为访谈实录

  以下为访谈实录

  主持人权静:各位新浪网友大家好,欢迎您来多新浪科技的视频访谈间,我是主持人权静。关注科技的朋友尤其是航天迷朋友们可能都知道,今天是火星 500试验项目进行的日子,目前这项试验在俄罗斯进行,同时这项试验也是人类首次模拟火星航天飞行的一个试验,非常引人关注。所以,今天新浪科技就请来两 位非常权威的专家跟我们共同来解读这场试验,给大家一一介绍,坐在我右手边第一位就是来自中国航天员中心航天员选拔训练研究吴斌先生,欢迎您吴主任,跟新 浪的朋友打声招呼。

  吴斌:大家好。

  主持人权静:欢迎您。另外一位是《航天员》杂志执行主编肖志军先生,肖主编您好。

  肖志军:您好,新浪网友大家好。

  从飞行程序到生活环境逼真模拟

  主持人权静:刚才我只是很简要给大家介绍了火星500这是一个什么样的试验,这是人类首次模拟火星载人航天飞行,这是我的外行人的一句解释。吴 主任先给大家解释解释,这个试验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试验?

  吴斌:这个试验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全过程的从时间上来讲,从地球飞往火星的这么一个全过程。它模拟有这么几个方面,一个是生活环境的模拟,航天 员将来从地球出发,登往火星的过程中生活和工作在一个狭小密闭的舱里面,这次的试验完完全全模拟这个狭小的舱,还有模拟有限的资源。比如带的食品、水、生 活用品,这些都是有限的,这次也要模拟这个。这是第一个生活环境的模拟。

  第二,飞行程序的模拟。模拟飞往火星是520天,出发到达火星的时间是250天,在火星上停留30天,返回是240天,整个时间是1:1来模拟 的。另外,在整个试验过程中,志愿者也模拟航天员值班的安排,日常的一些工作,还有飞行员的操作、试验,还有外界的一些变化等等,按照飞行程序来模拟。

  第三,通讯延迟的模拟。因为地球到火星的时间非常长,通讯就有一个比较明显的延迟,最长的一个单向的通讯,比如从地面的控制人员和到达火星之后 火星上的宇航员通一次话,地面说话到宇航员听到需要20分钟左右的时间,宇航员说的话再传回来回答之后,大约又需要20分钟时间,这样一次对话就将近40 分钟时间。这一次火星模拟试验完完全全模拟这种通讯延迟。在通讯延迟的情况下,要求乘组对自己进行自主心理支持,出现问题要进行自主判断和处置,包括医学 上、生理上出现问题都是一样,这是一个模拟,通讯延迟模拟会带来一些问题。

  第四个模拟是模拟登陆火星。这一次整个试验设施有两个很特殊的舱段,一个是轻型的充气舱,模拟火星表面部分的失重。另外,准备登陆的舱,火星登 陆器。可以模拟从这个通道穿上特制的火星服到充气的地方,在火星上进行工作,这是模拟登陆的过程。在登陆的时候还模拟火星的星空,以及火星红色的颜色的地 面。另外,也会放一些石头、岩石,模拟火星表面的状况。这应该说整个模拟还是比较真实和全面的。

  但是和真正飞行相比很重要的几个因素模拟不了,一个最重要的就是失重环境模拟不了。我们整个从地球到火星过程中是经历重力的不断变化,在地球是 一个G,发射的时候可能超重,奔向火星的过程中包括返回的过程中,主要处在失重的状态。到火星之后,因为火星的重力加速度是地球的0.38,也就是 0.38个G,从地球出发到返回地球的过程中重力变化,包括失重,包括0.38G,这次实验是不予模拟的。整个辐射环境也没有模拟。这次模拟最重要的是模 拟密闭长期隔离的一个环境,考察人在这种环境下生理、心理耐受的一个情况,从人的角度来讲,将来适不适合,能不能耐受这么长时间的飞行,在这么特殊的环 境,这是一个考察。

  第二个考察是经过这么长时间的飞行,我们需要带多少水和食品,飞船上的资源配置到底带多少合适,通过这个试验积累数据,最后为真正的研制火星飞 船提供一些参考,提供一些依据,这是试验的模拟和目的。

  主持人权静:非常感谢吴主任给我们非常详细的介绍了整个模拟实验当中会模拟哪些环节,我们看到其实除了失重核辐射在地球上的环境之内无法再造的 因素之外,还是一个基本上真实还原了登陆火星的全过程。所以,在吴主任刚才介绍的过程当中,我们就看到其实新浪微博(http://t.sina.com.cn)上尤其是科学探索和国家地理这两个微博 的粉丝、博友都给我们提出很多问题,就跟您刚才说到的一系列模拟有关,我们就一个一个替大家解答。

  10吨食品一次性送入

  微博博友:据说这次食物模拟一次性输入,这些物资包括哪些东西能保证生活,量有多大?

  吴斌:食品这一次大概有10吨,也就是1万公斤的食品带进去,要满足6个人520天的生活。水现在的量还不太好说,一个是要保证它的生活用水, 里头像洗衣服这些东西都是受到很大量的限制,包括洗澡用水,也都是非常受限制的。平常清洁身体只是靠擦洗,十天才能洗一次澡,当然洗澡的时候也不能像地面 那样用水量很大,洗起来很痛快、很舒服,这不可能。因为水还是受到一定的限制。

  肖志军:这可能有点和太空的情况比较相似,在国际空间站上航天员是没有洗澡间的,如果要洗澡,就是把打湿的毛巾做一个擦洗,头发也不是放在水里 面洗,有一种免冲洗的洗发水,洗了一擦就行了。他们是不会洗衣服。这次模拟实验也是一样,衣服穿脏了以后直接扔掉。在空间站上也是,衣服穿完后不洗,可能 一个月左右配一条裤子,短裤一周用一条,用完了以后直接由货运飞船带回大气层销毁掉了。这次试验也是一样,衣服不会洗,用完就扔掉了。

  主持人权静:我关注吃的东西,十吨大概会吃什么,我们想象当中都会吃一些压缩饼干、营养棒之类的。

  吴斌:吃的主要是一些冷藏类的食品,一些罐头食品。当然保质期最少要达到2年。当然也会有一些饼干,这些东西都会有。这次特别说的是咱们中国也 提供了一些食品,具有中国特色,主要是在返回的时候,供志愿者们来吃,也调剂口味。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在舱里面还有一个微生态系统,可以种一些植物。

  主持人权静:可以自己种。

  吴斌:种一些蔬菜,这个也可以作为食品的一个调味品,吃一吃。当然种这个主要的目的还是一个心理的支持,一种舒缓作用。因为在里面呆的时间长, 不可能见到外面的树木、自然的一些景观,靠里头模拟的一个温室,一个是享受种植的过程,帮助减压。另外,收获之后也可以搭配食品来吃,主要我觉得还是从心 理方面对他们是一个很好的支持手段。

  志愿者私人空间和火车硬卧相当

  主持人权静:其实这些一系列的艰苦条件当中,必然是包括他们所处的空间是比较狭小的,刚才吴主任也提到了。我注意到肖主编那边也拿到一本杂志, 在节目开始之前也告诉我,其实之前类似的试验当中有相同的封闭的空间,您给我们讲一讲到底是多大的一个空间?

  肖志军:火星500试验应该说已经开始很长时间了,第一次是2007年做了一次14天的验证试验,看一下它的硬件设施是不是设计得能够满足试验 的需求,做了14天,也是有几名志愿者参加。第二次是在09年,105天的预试验,看看实验的项目是否合理,整个程序是否可行,前面两次实验都是和我们马 上开始的520天实验是在同一个地方。而我们杂志也一直在关注这个事情,也都做了一个报道,105天完了以后我们做了一个专题。这里面还有一张图,专门是 展示了一下几个舱布局是什么样,大小有多大。

  主持人权静:我们请摄像师推一个特写上来,看看舱有多大。

  肖志军:这是试验舱的情况,大家可以看一下。

  主持人权静:您给我们指着讲一讲。

  肖志军:这里的舱一共有4个部分组成,不算火星的环境模拟器,最小的是EU50,实验模块50,体积是50立方米。

  主持人权静:长宽大概是多少?

  肖志军:50立方米圆形,长就比较小。这几个舱的面积总共200平米大小。

  主持人权静:所有舱加在一块儿。

  肖志军:对。舱的总共体积加起来是550立方米。这是最小的一个,是50立方米,这里面可以坐三个人,刚才吴主任介绍,如果模拟火星登陆,要把 这个舱门打开,进到这里边去,再从这里面出来,在火星表面最前端的一个舱。这是一个生活舱,UE150,是生活的场地。生活舱是150立方米,空间整个大 小是150立方米,每个人有自己的一个生活空间,一个自己的生活空间大概是3平方米左右,连床都加在一起。

  主持人权静:3平方米好小。

  肖志军:这是属于私人私密的空间,3平方米。这是生活舱,主要是他们生活的地方。和它对接的地方是EU100,100立方米的实验仓,进行医疗 救援、隔离的一个舱段,是100立方米的容积。这边的舱是EU250,橙色这一块的下方,250立方米,那么多食品都储存在这里面。还有一个温室,种蔬菜 都在这里,还有用完的垃圾,穿脏的衣服都放在这里面,是存储再加上温室的一个比较大的空间,加在一块儿一共是550立方米。而外面出来以后,是一个火星表 面模拟器。

  主持人权静:但是轻易不让出来。

  肖志军:不让出来,不同的阶段在不同的舱里,这个小舱EU50,登陆火星以后才能打开舱门进去,只有3个人进去,在舱里面进行一些活动,呆一个 月,然后再回来,其他三个人就执守在生活舱。

  主持人权静:第三个人在一个月里也不可以到地表活动。

  肖志军:对。两个是隔离的,生活设施加起来比较小,模拟舱加起来是550立方米,而火星的表面模拟器大一点,1200立方米,可以模拟星空,模 拟火星表面这些。

  主持人权静:1200立方米相当于面积大概多大?

  肖志军:面积还不太好算,高度没有给计算。

  主持人权静:200、300?

  肖志军:可能也就是那么一个样子,300、400的样子。这是他们要进行试验场景的情况。

  主持人权静:吴主任,其实还是蛮残酷的,在500多天的时间里面要一直呆在那么一个狭小的空间里。刚才肖主编给我们介绍,每个人私人的空间只有 3平方米。

  吴斌:3平米多一点。摆一张床,一个个人用的小卓子,基本上这么大。

  肖志军:和火车上硬卧的卧铺差不多。

  主持人权静:而且在那么狭小的空间里呆500多天。

  吴斌:这是生活的地方,还有工作的地方,一共加起来是200平米。

  主持人权静:6个人,还要放很多东西。

  肖志军:对。

  主持人权静:所以刚才我们在微博上,也有很多人跟我们说有点像坐牢的感觉。

  肖志军:刚才吴主任也说了比坐牢还难受,坐牢还可以放风。

  主持人权静:还可以去院子里面逛一逛,还可以看到蓝天,呼吸新鲜空气。

  吴斌:而且这个最主要的每天面对的都是同样的五张面孔,看到的都是同样的东西。时间长了就会产生一些心理上的厌倦。

  主持人权静:您看吴主任,这儿有一个博友提了一个特别有意思的问题,说这6个人都是男性吗?

  吴斌:是的。

  主持人权静:基本上一年多时间看不到女性,对他们来说。

  吴斌:对。

  主持人权静:这也会是一个问题吗?

  吴斌:这当然是一个问题,长时间隔离,会产生人际关系的剥夺效应,整天面对着同样的5个人,其他一些社会交往的活动都没有了,包括跟异性,包括 跟亲戚朋友,一些同事等等,这些社会交往都会丧失,产生人际关系的剥夺效应。

  主持人权静:所以我们有些网友也在好奇,当时为什么没有考虑男女搭配,我们俗话说男女搭配干活不累,为什么清一色全选择了男性志愿者?

  肖志军:一开始的时候,在前面的预试验也有女性志愿者,具体原因不是特别好说。选拔的时候会有一个志愿者自愿报名的因素,报名的时候可能女性比 较少。因为除了报名以外,还有很多其他的标准和条件,你必须得达到,你的身体条件,心理素质,还有你的外语水平、知识背景,吴主任那边比较熟悉,选拔志愿 者的时候都有比较严格的条件,必须要达到,也许报名的女性没有人符合条件。

  长期密闭隔离影响心理问题

  主持人权静:可能这样一个残酷的环境,对于男性来说可能承受起来都是很大的挑战,女性可能会更难面对一些。刚才我们说了这么多,一个很关键的问 题,对于在火星500实验当中,要在这么一个密闭的环境当中呆500多天,还要完成各种试验项目,这个对人的心理上也是一个巨大的挑战。所以,在心理辅导 方面,会有哪些措施,也跟大家介绍介绍

  吴斌:应该说这次试验的目的,一个很重要的就是长期密闭隔离环境对人的影响主要是心理方面。对心理影响主要是这么几个方面,一个是长期的密闭隔 离,里头同样的人、同样的东西会引起非常单调,一种枯燥的感觉,会引起焦虑、抑郁,一些不良的情绪反应。

  另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因为通讯延迟带来的乘组高度自治的一些问题,也就是出现问题之后不能完全依靠地面的支持,我们在实际飞行的时候,比如 低轨道飞行的时候地面可以很快传上去。但是像这个有一个延迟的问题,来回持续40分钟,可能一些情况就已经发生了,丧失了处理的时机,所以需要乘组高度自 治。他会感到孤独、无助。乘组高度自治,在这种情况下,乘组乘员之间一般不愿意发表不同的意见,这是高度自治带来的问题。如果长期不愿意发表,压抑自己的 意见和想法,有一些心里情绪会压抑下来,不好宣泄,这个对心里也有一些影响。

  另外,人际关系的问题,长时间呆在一起会出现一些敌意,互相的敌意会增加,以前有些类似的研究结果,会产生一些语言上或者是肢体上的冲突,这些 都有可能。另外还有一些生活上非常不便,比如说吃的东西都是一些冷藏的或者是一些冻干的东西,新鲜的东西吃到的很少,偶尔刚才说的温室里的那些菜,西红 柿、萝卜可以调剂调剂,但毕竟还是非常少。

  另外,睡眠的问题,6个人要轮流值班,另外还要做一些试验,里头也挺忙活,做一些试验,特别是测量脑电要老戴着测量帽,对睡眠的质量会带来一些 影响。另外是生活,清洁的问题,洗澡的问题,十天才能洗一次澡,平常也都只是擦一擦。

  这些生活上的不便也会对他的心里带来一种不快,时间长了也都有好多问题。有些是类似的研究得到的结果,有些影响是推测得来的。到底怎么样,还是 要看这一次试验过程中怎么样。因为这毕竟是人类在地球上首次这么长时间在一个狭小密闭的空间里做的一次试验。

  为了保证这次试验成功,实际上地面也采取了很多心理支持措施,就是你刚才问的。首先我介绍一下这次支持的模式,因为这个试验是俄罗斯牵头,俄罗 斯有心理专家,以俄罗斯总负责来牵头做这个事情。因为中方也有志愿者参加,对中方志愿者心理支持,我们中心也做了很多工作。对志愿者的心理支持来讲,我们 安排了三个方面。一个就是一些社会性的心理支持。比方说在参试之前,强化他的参试动机,领导、同事进行一些鼓励。在试验过程中,特别是我们把这个试验,从 心理上分了好几个期,在中后期的时候也会有一些同事、亲人、朋友、领导,会通过通讯给他支持。

  主持人权静:可以通话吗?

  吴斌:可以通话,但是有一个通话延迟的问题。

  主持人权静:20分钟才听得到。

  吴斌:也可以通过专门的通讯网络,把一些东西传递进去。通过这些问候进行支持。

  另外,里头也带进去一些社会支持的东西。比方说同事的一些寄语,日常工作和生活的照片、录像,社会性的心理支持我们考虑的还是比较周到的,根据 不同的时间考虑都是不同的。

  另外,文化方面的支持。进去舱之后,因为和外国人一起做这个试验,就他一个是中国人。我们在里头考虑到文化的差异,给他带了一些中国文化元素的 东西。比如说一些剪纸,比如中国的一些名胜古迹的一些光盘或者是一些书籍,这些都带进去,从文化这方面对他有一些支持。当然同时把一些电台或者是一些广播 媒体、电视的最新消息传进去。因为他在里头是看不了电视,也上不了互联网的。这样会产生信息的剥夺效应,我们也会及时的把这些社会上的信息,通过特殊的手 段传递给他。所以,从文化,从信息这方面对他进行支持。这是第二个方面。

  第三个方面,专业性的心理支持。在他进舱之前,我们也是给他讲了一些关于跨文化沟通方面的注意事项。练习了一些自我心理调试和放松的一些方法。 另外,也给他讨论了在这么长的时间里,大致上分了哪几个阶段,比如从集训期刚进去的时候,可能人会感觉到很兴奋,进去之后很兴奋。过了一段新鲜劲,大概是 两个月到三个月,完了就转入中期了,这时枯燥感会加强,这时感觉到没意思了,很单调,因为天天都重复这些工作,都是这些见到的人。第三期,这个感觉又加 强。到后期快要出舱了,又有兴奋感。根据几个阶段的不同特点,我们也告诉他怎么样进行自我的心理调试、放松。

  反正总体上而言,为了这次试验的成功,我们中心也是做了大量的工作,从心理支持角度来讲,三个方面。一个是社会性的心理支持。还有文化和信息的 心理支持。第三是专业性的。当然专业性的心理支持,舱外我们也有一些同事,经常会有3个人长期在那儿对他进行支持,我们的心理专家也会通过他在舱内工作生 活的图像,通过这些图像判断他的心理上会有什么样的特征,或者有什么样的需求,也会及时的通过通讯,及时的提供上去。

  主持人权静:您刚才说到通讯的问题,这儿有一个新浪的博友在微博上提问,他问到一个比较细节的问题,他说他们在里面能上网吗?可以用E— mail吗?可以上新浪微博吗?

  吴斌:这是不行的,他在里头通讯完全模拟实际飞行情况,不能看电视,不能上国际互联网Internet,跟外头的通讯数据量也是很有限的。为什 么?这个数据量要模拟飞行过程中天地通讯的数据量。所以,每次的通讯都会受到限制,就是传输的这些东西受到限制。

  主持人权静:还是蛮有挑战性的一个试验。

  危及志愿者生命时可能终止试验

  网友:当出现什么样的情况之下,外界可以对这个试验里的人进行干预?

  吴斌:这个干预看要怎么说,应该说虽然在520天完全靠他自主,但是地面也不是说一点工作不做,由于地面对他还有一个监控的问题。再一个,这种 通讯虽然有延迟,但是也还是有通讯的。所以,既然有通讯,就要有一些支持。但是这个干预还是比较小,当出现一些涉及到他们安全的问题,这个试验可能就要终 止。

  肖志军:做这种医学试验都专门有一个医学伦理标准,要按照国际惯例,一旦危及生命或者出现紧急情况下必须得终止,做这种试验也有自己专门的终止 标准,当危及生命或者不能处置的时候,要以人的生命为最高的价值。

  微博博友:当志愿者遇到临时的紧急情况到什么程度就会给予干预?

  主持人权静:是只能到危及他生命安全的程度?还是他病得很严重要被迫终止这个试验?程度到底怎么拿捏?一旦外界在非正常的情况下干预,是不是要 停止试验?

  肖志军:我还没有看到具体的官方文件,会有一个终止的标准,有很详细的规定。一旦发生这种情况,肯定是要停止。

  吴斌:6个人里为什么要配备医生呢?就是防止发生一些疾病和伤病,因为里头有一些药品,有一些医疗的器械还有诊疗的手段,首先要靠医生来解决和 处理这些问题,如果医生能够处理,这个试验自然就继续进行,或者是没有对这个人健康、安全有大的影响,自然实验继续。如果影响到人的健康、安全,肯定试验 要终止。人体试验,除了这些伦理学的问题之外,咱们国家也讲究以人为本,安全第一。

  肖志军:发生这种情况的可能性也比较小。因为这些人都是经过严格的选拔出来的,他的身体素质各个方面都比较好。从身体的角度来讲,基础很好,而 且是在地面试验,又没有失重、辐射的其它因素,只是一个狭小的环境。从这个角度来讲,可能出现身体疾病的情况比较少。

  吴斌:为什么刚才肖主编说出现疾病的可能性比较小?志愿者都是经过严格的选拔的,经过深入全面的医学检查。比如说会带来一些长期问题的牙齿健康 问题,这一次选拔就非常重视。发现有什么问题后要把它在试验前彻底解决掉,然后才能进去。另外,比如一些泌尿系统方面的问题,在长期这种环境中容易出现问 题的,从选拔的角度,考虑得比较细,检查得比较深入。

  中国志愿者王跃7月密封舱内过生日

  主持人权静:其实说到这儿,今天吴主任来到新浪演播室的现场,跟我们详细的介绍一下咱们来自中国的志愿者王跃,也是参加火星500中方志愿者的 代表,给我们介绍介绍王跃的情况,他现在应该已经在莫斯科准备开始实验了?

  吴斌:对,现在应该是在莫斯科时间上午。

  肖志军:现在是莫斯科时间上午10点左右,进舱仪式正在准备当中。

  主持人权静:介绍一下王跃这个志愿者详细的情况。

  吴斌:可能网上有很多信息。有几个特点,一个是80后,很年轻。第二,是中国航天员中心自己培养的硕士,他已经毕业了。

  肖志军:吴主任是他的导师之一。

  吴斌:毕业之后就留在我们中心工作,职业就是航天员教员,主要从事航天员的选拔和训练,他也参与了神七任务的航天训练,参与了我们国家第二批预 备航天员的选拔,其中也负责一些具体的工作。应该说为什么选王跃呢?应该说我们中心还是有考虑的。

  一个就是首先考虑到他的知识背景,刚才讲了他的专业性。他参与试验,一方面当然在保证任务完成的情况下,可以以自己的专业背景获得更多专业方面 的一些信息。因为我们参与这个试验,一方面还是完成我们的任务。另一方面,在国际交流合作中,向俄罗斯或者是其它国家学习和借鉴的过程。他有一个专业的背 景,以专业的视角去看待这些问题,会收获更多。

  将来对我们国家不管是航天员选拔训练也好,或者是对飞行任务也好,都会有一个直接的支持和帮助,这是一个考虑。还有一个是当然王跃本身也是很优 秀的,除了专业背景。因为我们这次选拔,除了考虑这个之外,还考虑身体方面,身体方面主要是临床检查,从内科、外科到五官、口腔,做得都非常细致。应该说 他在身体检查方面也算是脱颖而出。另外,心理方面,长期密闭的环境,对心理的稳定性,这些也都是进行了一些测评、评价。他也是应该说是很优秀的。

  另外,从其它方面也考虑,比如说性格特点、为人处事,王跃是很外向、开朗、单纯、阳光的小伙子。

  主持人权静:八几年的?

  吴斌:82年的。

  主持人权静:28岁。

  吴斌:快到28了,应该是7月份的生日。

  主持人权静:那生日就要在密闭舱里过了。

  吴斌:还要考虑到语言,王跃的英语还是比较过硬,在这些志愿者中也算是佼佼者吧。因为这些综合的一个条件,最后选定王跃进舱,执行这个任务。

  “火星旅途”中国有三个试验项目

  主持人权静:看来在所有志愿者候选人当中王跃之所以能够脱颖而出也是有各方面优越的条件摆在这儿,我们首先预祝他7月份在密闭舱里生日快乐,也 祝他成功完成这项试验。

  接下来我们也关注一下在这项试验当中中国方面做了哪些试验项目,对中国未来的载人航天会有什么样的收获。

  吴斌:这次中方参与火星500的这个项目,实际上就是两大任务,我这么总结一下,可能不一定全面。一个就是派一个志愿者,亲身参与全过程的试 验,从选拔到进舱前的培训,然后到进舱执行任务,然后到出来之后的总结,应该说是全程参与,这是一个很重要的任务。还有一个是有三个研究项目,在这个试验 过程中开展。当然还有其它一些任务,比如提供食品等等,可能最重要的就是两个方面。

  刚才主持人问到这三个参试项目,我可以简要的介绍一下。第一个参试项目,也是中国特色的东西,一个是中医方面的项目,在这么一个特殊环境下中医 辩证的研究,通过一个四诊仪放进去之后研究长时间飞行人体的辨症规律,为下一步怎么从中医的角度促进人的健康,提供健康保障,当然包括诊断,从这方面摸 索,为将来中医在航天领域的一个深入应用,特别是将来在我们国家长期载人航天中发挥作用,提供这么一些试验依据、数据。

  主持人权静:四诊仪是什么样的仪器、功能?

  吴斌:四诊仪简单的说就是把医生的……

  肖志军:望闻问切四个诊断的方法,四诊仪就是通过比较先进的科技手段,把这四种信息都提取保存起来,不用派医生进去,比如可以搜集脉搏的信息, 从脸看面部的情况,通过采集系统拍照。舌苔也是通过拍照。

  主持人权静:是远程中医诊断的仪器?

  吴斌:不是,相当于专家系统,这个四诊仪是进舱的。

  主持人权静:刚才肖主编说到脉搏、面相这些信号是传给后方?

  肖志军:采集完后存储好,到时定期把这些数据传到舱外。这个设备,整个专家系统都放在舱里面,所有志愿者都参与到实验里面去,定期的采集,大概 两周一次把这些信息搜集好存储好,定期再拷贝出来,不是实时往外传。

  主持人权静:定期拷贝出来就可以通过这个诊断。

  吴斌:测脉象怎么测呢?有一个传感器放在中医诊脉的地方,通过中医传感器就可以把脉搏的信息传送到电脑里,电脑就把它存储起来。另外舌苔,也是 靠摄像机可以把图象采集起来。还有一个面相,还有问,有一个量表,以计算机人机对话的方式填进去。

  第二个项目就是研究生物节律的变化,在这么一个特殊情境下生物节律的变化,包括里面的氧化应激,看它有什么样的变化,对人有什么样的影响,把规 律搞清楚,将来也是期望找到一些比较好的对症措施,保证航天员能够在太空健康高效的工作,当然保证健康和安全,氧化应急、生物节律跟这些都有关系。

  肖志军:因为在地面上“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但是在密闭的空间里,整个人的节律都会发生变化,主要是研究这些变化。

  吴斌:采集尿液、血液再看看氧化应激的一些变化。

  主持人权静:这里有一位网友问了一个比较细节的问题,其实也是跟这6个志愿者有关。

  网友::6名志愿者有专门的职业,分别担任指令长、随船工程师、登陆飞船驾驶员和火星表面作业专家等等分工,王跃在里面担任什么角色?

  肖志军:后面登陆这一块可能任务还没有分得特别细。王跃一个是作为研究员,一个是作为医生的备份。指令长是由俄罗斯人担任,叫阿里克谢西特维 (音),38岁,是里面年龄最大,最小的27岁,是欧洲的意大利的志愿者,可能比王跃稍微小一点,王跃是倒数第二,这样有一个指令长,有一个随船工程师, 有一个医生,这三个人有比较明确的任务,后面几个都是作为研究员,还有作为医生的备份。因为王跃本科就是医学院毕业的。

  真正登陆火星路还很长

  主持人权静:时间的关系,可能我们再谈最后两个问题,一个也是大家都比较关心的,就是这一次火星模拟试验离真正的登陆火星中间的试验的阶段可能 还有多长的人类的历史脚步要走,对于人类真正的登陆火星,这次试验会提供哪些有价值的信息或者是结论?

  吴斌:这次试验实际上主要解决这么一个问题,主要就是看看人在长时间密闭隔离环境中的耐受情况,人的能力问题。这个试验如果成功了,根据目前的 知识手段,能够耐受,肯定对下一步真正的火星飞行会有一个很好的促进作用,这是一个。当然如果仅仅这个成功了,还有很多问题要解决,比如长期飞行失重对人 体的影响,怎么对抗防护它,还有辐射,像这些东西都要把它搞清楚,这个人才能真正最后到火星去旅行。这是从人的角度来讲的。

  第二个,还要解决的是航天器和通讯方面的问题。难度也很大。从目前来讲,人类往火星上发的无人探测器、无人飞船将近有40艘左右,但是失败率很 高,成功率只有40%左右。这里有通讯的问题,当然有对火星表面的认识,还有气候的认识等等一些问题,一些技术难关都没有完全克服。这个就是在航天器和通 讯方面可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这还是无人的。

  第三个,载人了之后,怎么样保证人在航天器里的生活问题,就是环境控制和生命保障这一块,到底这些水的再生问题,适宜人生活气侯的创造问题,在 长时间的飞行,也有很多关键技术需要解决、克服。只有这三个方面,一个是人的问题解决了,一个是航天器和通讯问题解决了,还有是环境控制生命保障等等这些 问题解决了,才能真正派人到火星上去。应该说希望还是很大的,但是路途还是比较遥远的。

  主持人权静:有时间表吗?哪怕十几二十年之后,大概这个时间周期您觉得会是多长?

  吴斌:我觉得至少在20年之后了吧。

  肖志军:美国奥巴马政府提出了重返月球的计划,原计划在2020年重返月球,2030年左右登陆火星,这是美国的计划,但是今年2月1号,奥巴 马政府宣布取消星球计划,重返月球用一些旧的技术,对技术推进不是很有作用,到火星上的很多技术不是很成熟,首先第一步先把这些关键技术进行攻克,等具备 了这些关键技术以后,再把这个项目提上议事日程上来。从现在看,早的时候提的是2030年,我觉得路还是比较长的。特别是吴主任把几个关键难点都提了。还 有一个比较重要的是推进技术。飞往火星为什么这么长时间?就是因为我们的推进技术现在没有那么大的推力,必须得在特定的时间点发射出去,如果有了大的推 力,比如核动力火箭,能够持续几个月加速再减速,这样能大大缩短飞行时间,这样就有一个很大的飞跃。

  吴斌:现在要带很多燃料。

  肖志军:带的燃料非常非常重。还有就是食品的问题,你带那么多食品,没有那么大的运载力,你得研发一种就能够在空间再生的技术。比如说水可以循 环,现在空间站上大概75%的水都可以回收,现在做得比较好。现在还有一个食物的问题,我们吃的东西能不能直接在空间上生产了,在空间把食物问题都解决 了,这样带的载荷比较少。还有就是就地取材技术,如果火星上发现甲烷,我们发明甲烷发动机,回来就地取材,燃料不用带。现在有多方面的技术在进行攻关和探 讨。等这些技术有了突破可能飞往火星就比较容易。现有的技术也可以实现,但是花费的代价会是十分昂贵,这样对探索过程来说是不可持续的。要想可持续发展, 就得脚踏实地比较成熟地去做,可能会有比较好的发展。我相信技术突破以后,实现火星登陆还会是比较快的,也说不定20、30年以后能够把人类的脚步踏到红 色的星球上面去,也是很有可能的。

  主持人权静:那个时候如果有了新的技术,可能就不用飞520天这么久。

  肖志军:对。

  主持人权静:可以更短的时间到达。

  好,今天我们跟大家聊了这么多,其实关于人类登陆火星的梦想,我们已经无数次在各种科幻小说中阅读了,但是离真正实现的那一天还有很长路要走。 这一次火星500的试验无疑是在人类登陆火星征程当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它测试了人对自身极限的种种挑战,到底能达到什么样的程度。所以,最后我们两位 嘉宾再对于这样一项试验有什么样最后的感触,可以给我们总结一下,也算是跟我们的网友一个最后的交流。

  肖志军:我希望这次试验能够圆满成功,因为我们人类有一个航天员已经创造了连续在空间失重条件下飞行483天的记录。我相信我们的这些志愿者通 过严格的选拔,又经过严格的培训,他们一定能够克服困难,应对挑战,超越自我,能够圆满完成520天试验,为人类踏上火星积累经验和知识。

  吴斌:这次火星500试验应该说是在人类探索和准备登陆火星的历史进程中非常重要的历史性的一步,一定会促进人类对深空探索的知识突破,也相信 并预祝这个试验能够圆满成功。

  主持人权静:谢谢两位,最后的话都是祝福,实际上这也是新浪网和所有的新浪网友同样也要说给这次试验,尤其是说给来自中国的82年的小伙子王跃 的话,也是预祝这一次试验圆满成功,也预祝王跃在这一项挑战当中能够顺利完成各项任务,同时也祝他7月份的生日快乐,提前预祝。

  我们这里还有一份肖主编提供的特别的礼物,《航天员》杂志右下角是王跃在出发去莫斯科之前的一个亲笔签名,在我们这场访谈当中有很多博友也跟我 们进行了精彩的互动,所以这样一个珍贵的杂志,这样一份礼物,我们也会作为今天这场直播的礼物总给我们那位幸运的观众。也再次谢谢肖主编、吴主任,也谢谢 大家的收看,我们下期节目再见!

相关文章
[ 航空航天 ] “天宫一号”与“神舟”系列飞船空间应用系统成果丰硕 (2013/11/15)
[ 科技前沿 ] 科学家观察到超低温条件下的液态水 宇宙中或存在 (2013/10/10)
[ 航空航天 ] 天地往返工具成就太空传奇 (2013/5/31)
[ 航空航天 ] 太空垃圾:亟待拆除的“定时炸弹” (2013/5/3)
[ 航空航天 ] 关于太空飞行,那些美丽的误会 (2012/6/21)
[ 航空航天 ] “中星2A”卫星成功发射 (2012/5/28)
[ 航空航天 ] 美宇航局吉祥物变身“太空小鸟” (2012/5/15)
[ 航空航天 ] 宇航员太空展示吹泡泡游戏:无重力大泡套小泡 (2012/5/3)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简介 - 版权申明 - 联系方式 - 网站合作 - 意见建议 - 网站地图
唐山市科学技术协会主办 Copyright © 2004-2005 唐山科普在线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北京光蓝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 Powered by Glaer GIP(TM) V3.0
冀ICP备05016301号-1  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