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科普 | 前沿关注 | 空间探索 | 生命科学 | 国防时空 | 生活顾问 | 自然世界 | 科学漫谈 | 信息时代 | 科普视频 | 科普论坛
首页 | 科协在线 | 地震扫描 | 北方瓷都 | 钢铁工业 | 煤炭产业 | 冀东文化 | 唐山名人 | 网上科技馆 | 科普动画 | 下载区
网站公告
会员登录
 用户名
 密  码
 验证码
站内搜索
 范  围
 关键词
本类热点Top10
露地辣椒如何使用乙烯利?
养猪中药保健配方
农业高新技术六大领域
板栗生长季节修剪技术
中国在率先大面积试种“杂交小麦”
栗树夏季剪枝知识
警报:入侵我国的外来物种已达400多种
盐碱地养出淡水鱼
甜玉米主要栽培技术
薯类精白粉丝加工技术
当前位置:首页>>生命科学>>农业科技>>阅读文章
棉花伏蚜难治怎么办
添加时间:2010/6/30  作者:王智广 尹洪雨 谢建峰  来源:河北科技新闻网  点击:3203  
【 双击滚屏 】 【 收藏 】 【 打印 】 【 关闭 】 【 字体: 】 

    棉花伏蚜俗称“黄蚜”、“伏蜜”等,具有繁殖速度快、发生量大、暴发危害性大的特点,在高温干旱条件下尤为猖獗。近年来,“伏蚜难治”成了很多地方棉农颇感头疼的问题。

    一、伏蚜难治的原因分析

    1.伏蚜繁殖速度极快、世代重叠,且由于棉花植株生长量大、枝繁叶茂,再加上棉农在用药上较普遍存在“用药量大、用水量小”的误区,往往造成杀蚜不彻底,为伏蚜的“死灰复燃”和“卷土重来”留下了极大隐患。

    2.一部分棉农“图*买老牛”而购买质次价低的农药,因防治效果差、持效期短造成伏蚜危害猖獗。例如2009年,沧州市一邱姓棉农就遭遇了一周内连喷了3遍药都没有控制住伏蚜为害的尴尬局面。据对各地的了解,那些号称杀蚜快又成本低廉的农药,往往是敌敌畏、辛硫磷的复配制剂,持效期只有1~3天;当然,对于那些号称“持效期30天”、动辄一桶水需要5~10元的药物也不要盲目轻信。施药后的棉花要遭受日晒雨淋,而且还在继续生长,新长出的枝叶继续受蚜虫为害。

    二、发生规律伏蚜主要发生在7月中旬至8月中旬,日平均气温24℃~27℃,相对湿度55%~90%,利于繁殖为害(日增长率达50%~100%,一般4~5天就可繁殖一代,而一头蚜虫一生可生60~70头)。干旱气候或时晴时雨、阴天、雨量适中对其发生有利,暴雨或者阴雨连绵则有明显抑制作用。地形地貌对蚜虫迁飞影响很大,如遇障碍物易形成发生中心。氮肥用量大、磷钾肥使用不足的棉田,由于棉株相对幼嫩而受害严重。

    三、为害特点棉花伏蚜在棉株上呈整株密布,主要在叶背及嫩茎嫩梢刺吸为害并分泌黏液,严重时每个叶片甚至茎秆、叶柄上都可发生,可造成叶片发黄、变黑和蕾铃脱落,甚至导致落叶而严重减产。

    四、药剂防治棉农要牢记“选准药、早防治、细喷雾”的9字方针,即选用当地棉农口碑较好的农药品牌、在伏蚜点片发生时开始喷药、每亩用药液量保持在40~60公斤,以利于喷匀打透,伏蚜难治的问题就可以迎刃而解。

    其中,选择高效低毒、性价比较高的药剂,合理混用、交替使用是关键。可选用5%啶虫脒1000倍+48%乐斯本1000倍、或20%丁硫威1500倍+5%吡蚜酮1500倍、或20%吡虫啉1000倍+48%乐斯本1500倍等进行“1+1”混合用药。另外,选用农喜1号15~20毫升(每喷雾器用量,下同)、或“邯科140”5~10毫升“单打一”即可,实际应用的持效期可达10天左右。

    在防治蚜虫的同时,为了兼治红蜘蛛、棉椿象、棉铃虫、烟粉虱等其它害虫,可选用农喜1号10毫升+农喜3号10毫升,或“红与兰1+1组合”的红瓶、蓝瓶各用5毫升喷雾,可达到“一喷多治”的效果。

相关文章
[ 农业科技 ] 2017年粮食该咋种 中央给你指明方向 (2017/2/13)
[ 农业科技 ] 温室蔬菜防冻害3措施 (2017/2/13)
[ 农业科技 ] 鸡群发病时的头部表现 (2017/2/13)
[ 农业科技 ] 茄果类蔬菜病害问答 (2017/2/13)
[ 农业科技 ] 设施果树生产中注意这些危险 (2017/2/13)
[ 农业科技 ] 厉害!不施肥、不打药,袁隆平用海水种出"红色水稻" (2016/12/16)
[ 农业科技 ] 玉米遭遇强降雨紧急补救措施 (2016/7/25)
[ 农业科技 ] 秋粮抗洪补救和防灾减灾技术意见 (2016/7/25)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简介 - 版权申明 - 联系方式 - 网站合作 - 意见建议 - 网站地图
唐山市科学技术协会主办 Copyright © 2004-2005 唐山科普在线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北京光蓝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 Powered by Glaer GIP(TM) V3.0
冀ICP备05016301号-1  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