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统计,温室生产中病害造成的经济损失可达30%左右,高者可达50%以上。防治病害是当前温室生产的主要工作之一,防治成本占整个生产成本的30%以上。如何才能使棚室作物少得病甚至不得病呢?这就需要生产者正确调控棚室温度与湿度。
大多数病害发生、发展的条件都是低温、高湿。控制病害发生最科学、最经济的措施就是提高温度降低湿度。让低温、高湿这两个条件不相遇或相遇时间缩短。一般来讲,室温升至26℃以下,湿度降至80%以下,病害就很少发生。
怎样才能提高温度呢?一般来讲,首先要增加光照,提高棚温。其次是查堵孔隙,减少热量散失。第三是增加覆盖,尽量保温。第四是挖好防寒沟,减少地面传导。第五,增施有机肥,应用秸秆反应堆技术,增加地温,储存热能。
怎样才能降低湿度呢?原则上讲要合理放风,科学灌水。定植期要灌足底水,再覆地膜,减少土壤水分蒸腾。生育中期要小水勤灌,保证土壤见干见湿。盛果时,酌情灌大水,并科学放风排湿。低温时节,清晨揭帘后,如发现室内有较大雾气,应立即放5-10分钟小风排湿。随后关闭风口,待温度升到28℃-30℃后再反复放小风排湿。下午盖帘前室温要保持在25℃以上,浇水时要密闭风口,升高室内温度至32℃以上,使地表水分尽快蒸腾成水汽,以便通过放风措施排湿。夜间湿度过大,要采取补温措施升温,防止叶面结露后遭受病菌侵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