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畜禽粪便资源化无害化处理的建议
唐山市畜牧兽医学会 阚致秀
一、我市畜禽粪便污染已造成生态环境灾难
近几年唐山畜牧业发展很快。根据有关部门的专家调查,全市目前年均畜禽饲养量牛为140万头、羊为250万头、生猪为1000万头、家禽为1.7亿只。其中80%的畜禽养殖场建在人口密集区,每天产生的粪便废弃物总量约10万吨。这些废弃物已经远远超出生态环境的再循环能力,对环境和整个生态系统造成了极大的污染破坏。
牛和其它反刍牲畜,在反刍过程中会排放出甲烷,这是一种比二氧化碳更严重的温室气体。据2006年11月29日联合国粮农组织报道:“由于人类对肉类和奶类的需求不断上升,草食畜饲养快速发展产生的温室气体已经超过了汽车。如果用二氧化碳的释放量衡量草食畜比汽车多排放18%。人类活动产生的甲烷有37%来自于反刍牲畜,而甲烷的温室效应是二氧化碳的23倍。人类活动产生的氨,有64%来自于草食畜,氨是导致酸雨的重要原因之一。”
据市环保局2007年监测,我市50米以上的地下水大肠杆菌指数超标800倍,呈永久性黄色。严重的地下水污染造成所在农户只有买水吃。空气中的有害气体超标,带来规模化养殖场区周围整个方圆2公里不宜人居。另外,粪便污染带来了新的和原有的人畜共患疾病。研究表明全世界有250多种人畜共患病,我国共有120种,猪就有十几种。这些人畜共患病的传染渠道主要是动物性食品、畜禽粪尿、分泌物、污染的废水和饲料。在未经处理粪尿和废水中的有害微生物、致病菌及寄生虫卵肆意传播,不但对食品安全生产带来隐患,而且严重影响到人的健康甚至国际声誉。近年来广泛传播的链球菌病、手足口病、附红细胞虫病、乙脑、禽流感病等让我们触目惊心。
由此可见,畜禽养殖业的快速无序发展,加重了我们的生态环境灾难。特别是现今畜禽养殖废弃物对环境的污染远远超过了工业污染,这不是危言耸听,已到了非治理不可的地步。
二、目前畜禽粪便处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对畜禽粪便造成环境污染严重性认识不足
一方面我市各级政府对畜禽粪便造成环境污染的严重性认识不足,还没有将畜禽粪便污染治理和利用纳入议事日程。另一方面由于对农民养殖相关的环保卫生安全健康知识培训少,农民养殖户认为畜牧养殖利国利民,有污染在现阶段也是正常,农村不需和城市一样讲求环境卫生,因而造成了有钱养殖无钱治污的消极现象。
(二)政府的激励政策和管理的约束机制缺失
由于政府有关部门对畜禽养殖粪便等废弃物价值还存在模糊认识,没有放在整个社会循环系统中考虑,导致对畜禽粪便等废弃物资源化处理的的工作重视不够,政策引导不力,技术支撑不足等,从而阻碍了无害化处理、资源化利用技术的发展和推广应用。
(三)分散落后的饲养模式不利于对废弃物处理利用
新技术新产品的开发应用首先面临传统饲养模式的挑战。例如,在市场波动调节下的畜牧养殖业没有统一的规划,分散饲养随时随意性强,短期行为严重。由于大部分养殖户和部分养殖场活动场或运动不足造成畜禽消化率低排放量大,没有排污设施造成畜禽粪便遍地横流等污染状况。
(四)科学处理和综合利用的比例低
目前我市粪便简单处理率仅达2%,主要是综合治理投入低,配套技术利用不够。例如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生态化、动物福利、食品安全综合配套技术等都急待开发和推广应用。
三、我市畜禽粪便资源化无害化处理的建议
对畜禽养殖业粪便的生态化处理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应引起市领导和有关部门的重视。为此,我们仅从技术的角度对畜禽粪便资源化无害化处理提出以下建议:
(一)应用科学方法处理畜禽粪便
依据畜禽养殖情况和经济水平,采取堆积发酵法、沉淀发酵法、沼气发酵法、生物处理法。堆积发酵法适用于各种养殖场;沉淀发酵法主要用于畜禽屠宰场粪便和污水的处理;沼气发酵法适用于小型养殖场粪便的处理;生物处理法利用蚯蚓消化畜禽粪便,变废为宝,提高经济价值。
(二)健全配套的政策和保障机制
参照国内外有关可行的政策和制度建立我市治理污染的配套政策和约束机制,如按照养殖规模补贴环保费,同时对排出污染物的责任方给予一定数额的惩罚。对已建和将建养殖场要严格环评手续,加大谁养殖谁治污,环保不过关的养殖场不许使用,环保没保证的产品不许上市等措施力度。
(三)推广普及科学的饲养模式
改变传统饲养模式,实行科学饲养畜禽。首先要改造传统的畜禽舍,加大畜禽运动场,满足运动量提高消化率;其次要根据各生长阶段研制提高饲料报酬的饲料,让畜禽粪便减量化排放;其三所有畜禽养殖场要建立配套的贮粪场,要保证粪污在12小时以内得到处理,而且要能够达到有6个月的粪污封闭容量;其四雨道与污道要严格分开,保证养殖期间污水净化利用或排放。
(四)发展畜禽粪便综合利用产业
将畜禽粪便无害化处理与其他农业废弃物利用相结合,生产配合有机肥料是很有发展前景的产业。唐山恒天然三鹿牧场有限公司(汉沽区)是一超大型奶牛场,存栏奶牛近5000头,粪便通过搅拌发酵烘干处理后直接生产农作物配合肥料。
(五)完善沼气池配套管理技术
完善沼气池配套管理技术,解决分散养殖二次环境污染问题。对规模较大的养殖场应开发粪便生物养殖技术,如沼气发电。迁安沙河驿800头牛场开始建立处理粪便500立方米的沼气池,用沼气发电;滦县等众多的养牛场与果菜大棚紧密结合处理粪便,采取沼气—大棚—果菜的模式,实现农作物非季节性生产。
畜禽粪便处理与综合利用,与养殖模式、生活理念、法制建设和环境评估体系建设及社会文明程度有着密切关系,是需要各级党委和政府高度重视,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才能取得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