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大计,教育为本。职业教育是我国现代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发展职业教育是推动经济发展、促进就业、改善民生、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是缓解劳动力供求结构矛盾的关键环节。职业教育是与经济社会发展联系最直接、最紧密的教育,它关系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近年来,我市职业教育有了长足的进步和发展,在提升劳动者素质、加速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促进社会服务业发展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由于我国职业教育正处在一个发展的阶段性的转变时期,职业教育一直处于弱势地位,我市也不例外。如何加快我市职业教育发展步伐,使职业教育更加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十分重要的课题。
一、唐山市职业教育现状
“十一五”以来,随着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唐山的职业教育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无论是专业、规模,还是办学形式等方面都有了很大发展。唐山职业教育的发展始终坚持面向“三农”、面向区域经济、面向曹妃甸的办学方略,统筹扩大规模与提升内涵两个重点,坚持中高职协调发展的原则,初步建立起了以国家级重点职业学校为龙头,省级重点职业学校为骨干,城乡职业学校、成人学校为基础,民办职业教育培训机构为补充的基本框架,构成了与市场需求相联系、比较完善的职业教育体系。截至目前,全市有中、高职院校62所,其中高等职业院校5所,中等职业学校57所(含技校15所);现有在校生13.19万人,其中高职在校生2.69万人,中职在校生10.5万人(含技校2.6万人);拥有国家级重点职校21所,省级10所,国家级数控技术实训基地3个;全市有县乡村成人培训学校和机构近4400所,年均培训农村劳动力70万人次。各职业院校、培训机构和企业每年累计培训职工16万人次。
二、唐山职业教育发展存在的问题
尽管这些年唐山职业教育有长足的进步,但与职教发达省份的地市相比,我市职教步子还是不大,竞争力不突出,远远不能满足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还存在着一些急需解决的问题。具体体现在以下方面:
1、教育观念滞后,关心支持职业教育的氛围尚未形成
由于传统观念的影响,社会上重视普通教育、学历教育,轻视职业教育的情况较为普遍,对职业教育的地位和作用认识不够,思想观念落后。具体表现在:一是认为职业技术教育是低于普通教育的一个层次,是高考或中考落榜生接受的一类教育;二是对职业技术教育的培养目标认识不清,把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和普通高校的培养目标混为一谈;三是许多学生家长期望子女能考进培养学术型人才而不是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的高校。
2、基地建设不足,实践教学条件较薄弱
目前,虽然各校都有自己的实验室和实习实训基地,由于资金缺乏,普遍小而全,水平不高,设备陈旧落后,与现实生产的要求相差很大,满足不了培养适合社会需要的实用型人才的需要。校外实习基地仍然是各院校的一个薄弱环节。虽然多数学校解决了从无到有的问题,但离示范性实训基地和实现对周边职业院校的辐射和共享还有较大差距。
3、师资队伍薄弱,复合型教师数量相对较少
近些年来,唐山市职业教育师资队伍整体素质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但总体看,有实际工作经验和技能的骨干教师和专业教学带头人匮乏。有些职校没有把复合型师资建设作为一项战略任务来抓,使学校的实践教学得不到保证。许多青年教师从大学毕业后直接到学校任教,缺乏实践经验和技能;再加上我市职业教育招生发展较快,实训任务量越来越大,使得部分学校的高技能型教师短缺。另外,由于体制机制造成的技能型实训教师待遇问题,使得学校很难吸引企业高技能型人才。
4、专业设置滞后,难以满足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
一是专业分布不平衡,工科类和财经专业多,服务于第三产业的专业少;二是专业设置滞后,与市场的变化以及区域经济发展不能很好的吻合,存在着小而全、小而散的现象,低水平重复建设比较普遍,难以形成规模效应;三是与企业结合不紧密,专业设置与地方经济和产业需求相脱节,专业特色不突出;四是专业设置不合理,缺乏新兴专业,有些专业就业率不高,社会需求比较少。
5、办学模式缺乏创新,很大程度上沿用普通院校教学模式
部分院校把握不准职业教育教学的内涵与规律,客观上沿用传统普通教育教学模式,课堂式教学在职业学校仍占主导地位,实践教学时数达不到职业教育要求;课程沿用现成教材,缺乏开发过程,与企业生产实际情况和工作过程脱节,没有将企业运用的最新技术、工艺、方法和工作过程引进到教学中来;教师能力与评价不能体现职业教育的导向,仍然体现在课堂教学水平、教学论文和教学课题研究上。
6、校企合作缺乏深度,存在“剃头挑子一头热”现象
一是政府指导力度不够,校企合作关系的建立和维系主要还是靠学校的关系和信誉,缺乏相应体制机制和制度上的保障。对校企合作中的企业缺乏明确的奖励措施。明确双方的权利义务、规范双方的合作行为的法律法规没有建立起来。二是学校“剃头挑子一头热”现象突出,几乎所有的职业院校都在寻求与企业的合作,而企业主动寻求与学校合作的少之又少。
三、加速发展唐山职业教育的对策建议
目前,我市职业教育改革进入克难攻坚阶段,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面临着创新管理体制、更新人才观念、改革培养模式、完善课程体系等一系列新课题。
1、加强政策舆论导向,增强职业教育吸引力
一是加强对职业院校建设工程的支持力度,完善财政、税收、金融和土地等优惠政策,充分调动全社会办职业教育的积极性;二是要充分发挥各类媒体的舆论导向作用,宣传职业教育在落实科教兴市富民战略、提高广大劳动者素质、解决农村劳动力转移和社会稳定等方面的特殊作用;三是要统筹协调财政、劳动、农业等部门,加大对职业教育的投入,逐步解决学校在经费、教师编制等方面的问题,改善办学条件;四是完善职业学校毕业生直接升学制度,拓宽毕业生继续学习通道;五是强化就业准入制度,推进职业院校课程标准和职业技能标准相衔接,执行“先培训、后就业”、“先培训、后上岗”的规定。
2、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创新校企合作体制机制
一是政府要研究制定有利于推动校企合作的一系列政策法规和办法,对校企双方在合作中的权责利进行明确表达,鼓励企业接收学生实习实训和教师实践,促进校企合作制度化;二是政府可以考虑设立“校企合作委员会”指导和管理学校与企业的合作,协调和解决合作中遇到的问题;三是加强校企合作,行业组织也应该发挥其指导、协调和服务等作用,引导和鼓励本行业企业开展校企合作,参与校企合作项目的评估、职业技能鉴定及相关管理工作。建立人力资源需求信息平台,架起行业、企业与院校人才培养与需求的沟通桥梁。
3、整合职业教育资源,成立唐山职业教育联盟
在政府的主导下,突破职教集团化的局限,整合职业教育资源,把相同或相关行业的企业和职业院校联合起来,建立更广泛的合作关系。通过搭建职教联盟这一平台,实现校企优势资源互补、产学研一体化发展,将职教联盟扩展到物流、机电、旅游、现代服务、通讯电子、汽车等行业企业,及时有效沟通职业技术人才供求信息,有针对性地为唐山企业输送专家型技能人才,为唐山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优良的人才资源。
4、完善多元化评价体系,确保职业教育高质量
逐步建立职业学校办学水平评价体系,定期对职业院校进行教育质量评估;在各类职业学校中广泛开展职业资格认证工作,并通过举办技能大赛等多种形式,突出职业道德、职业技能和职业素养的考核内容,探索职业学校学生技能测试等综合素质评价方式,努力提高职业学校毕业生的就业与创业能力。
5、创新培养模式,提高职业教育办学水平
职业教育与企业的发展要紧密结合,合理设置符合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的专业。要面向市场设专业,面向岗位设课程,突出职业特色。要注重加强职业技能培养,以就业为导向,依托产业,联合企业,实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把学生的学习和工作结合起来、学校培养与社会或企业的实际需要结合起来,围绕我市主导产业、重点行业和重大建设项目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逐步推行订单式培养。我们应借鉴欧美的成功经验,打造一流的师资队伍。培养教师成为既能从事专业理论课教学,又能指导技能训练的复合型教师。同时完善教师培养机制,通过在职进修、到企业单位进行专业实践等途径,提升职业教师的专业水平。优化师资结构,面向社会聘用工程技术人员或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一线技师担任专兼职教师等。
作者:唐山职业技术学院科协 刘素婷 孙彦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