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是我市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常年种植面积380万亩左右,占全市粮食种植面积的 56%,年产玉米150万吨。长期以来,在玉米生产中,机械化作业水平很低,基本靠手工操作,不仅占用劳动力多,劳动强度大,而且生产率低,严重制约着我市“三秋”作业的进程。因此,解决玉米收获的机械化问题,是广大农民的迫切要求,是农业生产的急需。这对推进我市农业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我市玉米收获机械化的发展及现状
近年来,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我市农业机械化作业水平显著提高,已经由主要生产环节的机械化向生产全过程机械化发展。继小麦生产已经基本实现全程机械化后,水稻机械化收获取得长足进展,玉米免耕覆盖播种已得到全面普及。但玉米收获主要还是靠人工操作,机械化收获水平相当低,已成为制约我市农业机械化发展的瓶颈和难点。
我市玉米机械化收获技术的引进、试验、示范起步较早。90年代初期,随着我市玉米种植面积的扩大和单位面积产量的不断增加,对玉米综合利用和开发价值的认识不断提高,农民开始对玉米收获机械化产生强烈需求。1990年丰南六街农场引进3台丰收——2型双行牵引式玉米联合收割机;1995年在遵化县搞农机化试点时又引进了一台自走式玉米联合收割机和多台1行、2行背负式小型玉米收获机进行试验、示范。但由于农艺结合问题、新机型质量不稳定、效率低及经营使用等原因,试验示范情况不理想。以后,虽经多次召开以玉米机收为主要内容的演示会,广泛宣传、发动,但始终进展缓慢。
为了进一步推动玉米收获机械化的发展,近两年来,我市充分利用中央、省、市农机购置补贴项目款,注意向玉米联合收获机倾斜,加大补贴力度,以调动农民的购机积极性。通过政策引导,资金扶持,效益推动等措施,全市新增玉米收获机近30台。今后将以这30个农户作为示范点,逐步形成 “以户带村”、“以村带乡”、“以乡带县”的玉米收获机械化推广新模式。
二、影响玉米收获机械化发展的制约因素
通过几年的推广历程及目前我市的发展现状,这些年影响我市玉米联合收获机械化发展的因素很多,既有经济因素、技术因素,又有社会因素。概括如下:
1、土地经营规模小。农村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土地分割过于细碎,大地块不足0.2公顷,小地块仅0.03公顷,抑制了土地的合理利用和区域种植,无形中制约了大型玉米联合收获机发挥作用。
2、机具本身适应性不强。前些年,已开发生产的机型多数正处于试验阶段,产品未定型,质量不稳定,且收获机械与播种机械行数不相匹配。现有机具制造工艺水平差,可靠性不太好,无故障连续作业时间达不到16小时。关键部件故障率高,性能不完善,损失率高。甚至有的还需人工开道,机动性差,收获后需配套耙茬、深耕,工序复杂,群众难以接受。而且两行玉米联合收获机适于偶数行播种机种植,不适应三行播种机,三行玉米收获机适于三行、六行玉米播种机种植的玉米,却不适应于两行、四行玉米播种。
3、机具价格高,农业经营效益低,玉米联合收获机械发展的经济动力不大。玉米收获机的市场价格对于农户来说偏高,而农机补贴的力度有限。玉米价格低,剩余劳动力多,且价值低,而玉米联合收获机械收获物量大,耗能高,成本大,效益低,投资回收期长。
4、三秋作业时间无紧迫感。玉米收获适应期长,晚收几天影响不大。不像小麦,如不及时收获会造成大半年的辛勤劳动付诸东流,因此,农民机收玉米的积极性不高,制约着玉米联合机收的发展。
5、我市畜牧业发展较快,玉米秸秆需求量大。近几年国内几大知名乳液集团纷纷在唐山市境内建厂,畜牧业发展很快,玉米秸秆作为良好的牛饲料,变得十分紧俏,每亩秸秆可卖40—50元,且不用自己费力,地里的秸秆就被全部收走.使得农民不愿意将玉米秸秆直接收获还田。
三、推广玉米收获机械化的条件已经成熟
随着国家重视和支持粮食生产。制定了一系列农业机械化发展的优惠政策,我市玉米收获机械化面临非常好的发展机遇。
1、购机补贴将驱动玉米机收快速发展。随着中央惠农政策的落实,国家、省、市的农机购置补贴资金都向玉米收获机械进行了政策倾斜,为玉米收获机械的推广和应用奠定了基础。
2、作业市场广阔,农民需求越来越高。我市是玉米种植大市。玉米种植面积380万亩,是全省玉米种植面积的十分之一。由于农村经济发展、劳动力转移、农民收人增加,对玉米联合收获机械化认识提高,需求迫切。
3、玉米收获机市场已经成熟。从调查情况看,这几年,国内生产企业不断对玉米收获机进行了改进,其机械的可靠性、适应性、实用性及生机具质量、技术性能都达到了比较理想的效果。
4、后续作业问题已经有了很好的解决途径。与小麦联合收获开始时不同,由于秸秆还田、旋耕、旋播、免耕覆盖播种先于玉米联合收获技术已经得到成功的推广应用,玉米联合收获与后续作业已形成了衔接配套。
5、玉米机收经济效益显著。无机户使用收获机收玉米,省力、省钱又省时。有机户为无机户作业每亩收入50元,一个秋季下来,一台机子可作业600亩左右,两年之内即可收回购机成本。而无机户雇机收获比请人收获每亩要省20元左右。加之机械收获损失率低,有助于农民增收。
四、对今后玉米收获机械化发展的建议和措施
发展玉米收获机械化,要根据我市经济发展和农业生产实际,按照“因地制宜,分类指导,重点突出,整体推进”的原则。在发展布局上,要突出地方特色,形成区域优势。以县城周围、外出务工较多、经济条件较好的乡村和农场、种粮大户为主,着重示范、推广技术含量高的自走式和背负式玉米收获机,实行大中小型机械一起上;在养殖业集中地区,要示范推广玉米颗粒饲料加工机械、玉米收获青贮机械、茎穗兼收机,形成玉米摘穗、秸秆饲料加工、粉碎青贮或秸穗全部青贮的机械化作业模式;在高速公路、国道两旁,要以示范推广玉米收获和秸秆综合利用机械化技术为重点,减少秸秆焚烧,杜绝因空气污染导致道路交通事故,在全市形成各具特色的玉米生产机械化新路子。
为加快我市玉米收获机械化步伐,应采取如下措施:
1、以落实购机补贴为契机,引导农民加大对玉米联合收获机械的投资力度。农机化要发展,投入是关键,玉米联合收获机械,一次性投入大,资金回收周期长,很大程度上制约了群众投入的积极性。要积极探索建立一种以国家财政补贴为导向,以集体和农民个人投资为主体、以社会资助资金为补充的多渠道、多元化的长效投入机制,积极培育农机作业市场,为提高我市农业机械装备水平和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提供资金保障。
2、建立玉米收获机械化示范点,实施辐射带动战略。按照“先示范、后推广、稳步发展”的总体思路,搞好玉米生产机械化示范基地建设。特别是玉米播种面积比较大的县(市区),都要建立玉米收获机械化示范点。今年我市农民利用各级农机补贴款新购置了21台玉米联合收获机,可先以这些农户作为示范点,逐步形成“以点带户”、“以户带村”、“以村带乡”、“以乡带县”的玉米收获机械化推广新模式。要通过现场演示、对比试验、技术培训等多种形式,讲给农民听、做给农民看、带着农民干,让农民群众从中受益,得到实惠,使玉米机收从试验示范阶段尽快转入全面推广阶段。
3、强化宣传,营造氛围。要充分发挥广播、电视、报刊等新闻媒体的作用,向各级党政领导、基层群众及社会各界大力宣传发展玉米生产机械化的重要性,宣传玉米收获跨区作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努力营造玉米生产机械化发展的良好舆论氛围。
4、采用相配套的农业技术措施。搞好农机与农艺的结合,确定玉米收获所适宜的玉米良种。对玉米生产从整地、播种、收获进行机具配备,总结出玉米生产全过程机械化栽培模式,为玉米的机械化收获创造条件。
5、推行土地适度规模经营。针对目前土地家庭承包经营生产体制中,地块狭小过于分散的实际,要大力提倡土地适度规模经营,促进土地的合理流转。一是实施区域化种植,尽量做到成方连片。二是有效促进土地合理流转,积极发展种粮大户,家庭农场,鼓励他们承租务工户土地,为机械化生产特别是高效率的大型机械化作业创造良好条件。
6、积极开拓玉米机收作业市场。要按照市场化、社会化的要求,积极开拓、培育玉米生产机械化作业市场。加强引导和信息服务,组织购机户开展玉米跨区作业,提高玉米收获机械的作业规模、使用效率和经营收益,以利益的驱动拉动玉米收获机械化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