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的时期,如何充分发挥广大科技工作者作用,调动科技工作者的积极性、创造性和主动性,更好地为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服务,使科协成为推动科学技术事业发展的重要力量和深受科技工作者信赖的“科技工作者之家”是各级科协不断探索的问题。今年以来唐山市科协围绕这一主题,按照省科协的总体部署,把创建高标准“科技工作者之家”作为科协工作的主要内容来抓,多角度、多层次探索建设好“科技工作者之家”的新思路、新方法,开拓了“建家”工作的新局面。
一、开展调查研究 了解科技工作者的需求
为掌握厂矿协会、学会、研究会的建设情况,了解科技工作者的需求,今年市科协组织开展了三项调研。一是开展市级学会、协会、研究会基本情况调查,核实各学会的基本情况,摸清了2003年学会的运营情况,了解了学会当前面临的活动经费来源等现实困难,对指导今年的工作开展奠定了基础。二是在企业、高等院校科协组织开展企业(院校)科协组织建设情况调查,对企业、高等院校科协组织建设、运作情况做到了心中有数,了解到当前工作中的盲区所在,即院校活动相对较少、延伸不到位等,使工作的针对性更强。三是在全市科技工作者范围内进行了一次全面系统的科技工作者现状情况调查,采用走访、座谈、问卷等形式,共向全市92家学会、县(市)区科协、厂矿(院校)科协和有关单位发出了《唐山市科技工作者调查问卷》,通过此次调查市科协更详实的了解了科技工作者队伍结构、就业方式、生活状况、价值观念等基本情况,基本摸清了我市科技工作者中存在知识更新困难、经费不足、生活困难等主要问题。市科协将调查情况写出了一万多字的调查报告提交给市委、市政府,并据此有重点、有针对性地加强了“建家”工作。
二、指导厂企学会“建家” 营造“家”的氛围
唐山作为百年历史的重工业城市,不但拥有多家大中型企业集团,中小企业也发展迅猛,我市科技工作者队伍形成一定规模,据不完全统计全市科技从业人员36万多人,科技工作者已成为加速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一支中坚力量。科协作为科技工作者的组织载体,只有建立完善的组织体系,和谐温暖的家才能把广大科技工作者紧密团结起来,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为此,科协根据调研结果从4个方面加强了“家”的建设:
1、加强组织建设工作,紧密联系科技工作者
唐山市科协将组织体系建设作为建好“科技工作者之家”的切入点,完善企业科协和学会的组织网络,提高科协的凝聚力。随着机构改革的深入,我市学会变动较大,今年市科协积极与挂靠单位联系,调整工作人员,完成市属58个学会的重新登记,涵盖了理、工、农、医各行业,形成一个巨大的组织网络,将科技人员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使科技人员真正感受到家的存在。市科协还加强完善厂矿(学院)科协的组织建设,全市19家大中型企业和3家院校都建立健全了科协组织。唐山陶瓷公司在各下属单位成立科协分会、专业学组,并建立会员个人档案,利用科协网络把科技人员组织团结在一起;开滦科协从原有的17个二级科协组织、16个专业委员会,发展到现在的31个科协组织,42个单位设立科协工作联络员,实现科协组织和科协工作覆盖了开滦集团所有科技人员。
2、完善基础设施,优化“家”的条件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离不开硬件建设,因此在“建家”的过程中各厂矿科协、市属学会都注重基础设施建设,在“建家”当中做到了投入到位、场所到位、设施到位,力度大、标准高,普遍建有活动室、图书室、阅览室、多媒体教室等,为科技工作者开辟了学习、活动的新天地。陡河电厂出资一万多元为科技人员购买技术资料和书籍,给科技人员发放技术资料近2000多份;公路学会阅览室的图书杂志由专人管理定期更换,为会员提供服务;通达运业(集团)在公司和基层单位科协都建立了科技人员活动的场所,配备了电脑、音响、图书等科普教材。
3、开展教育和培训,促进科技人员成长
为不断提升科技人员的知识水平,开拓他们的视野,促进他们成长,市科协指导各学会及厂矿科协对科技人员进行多种形式的专业技术培训,为他们更新知识创造良好的条件。开滦集团、三友集团、陡河电厂等大型集团公司科协把对科技人员的培训作为科协的主要工作,除定期组织培训还为科技人员进一步深造提供积极帮助和支持。机车车辆厂科协举办PPM知识培训班,邀请清华大学教授授课,培训科技员工200余人;开滦赵各庄矿业公司科协在年初就制定了全年培训计划,安排了20多个培训内容,为科技人员拓宽视野和知识更新创造了条件。市属各学会也积极组织科技人员培训、考察。市护理学会组织会员赴上海、杭州等地参观考察,通过学习参观对整体护理、人性化护理、护理理念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学会理事长孙秀兰、秘书长龚兰珍等五人还分别受邀到日本参观访问,对日本医院办院宗旨、服务理念有了感性认识,吸取了日方的先进经验。据统计,市级学会一年来共开办了各类培训班150期,培训各类人员8000多人。
4、关心科技工作者生活,为科技工作者服务
今年市科协在全市科协系统开展为科技人员“送温暖,办实事”活动,为生产一线科技工作者办实事236件,特别是在解决科技人员住房、子女义务教育等突出问题上,千方百计帮助他们解决困难,使广大科技工作者真正体会到了家的温暖。南堡盐场的科技职工张树尊老少三代只靠他一个人的工资生活,居住在无暖气的平房中,生活困难,了解这一情况后盐场党委立即召开会议,将新竣工的一套80平方米的住宅楼分配给张树尊,真正将科协的桥梁纽带作用落到了实处。
三、开展学术活动 提升学术水平
学术活动是提升科技人员学术水平,为城市经济发展提供帮助的最有效途径。市科协及市科协所属学会始终坚持把学术活动作为工作重点,不断提升学术交流的水平和质量,开拓科技工作者的思路和视野。
一是开展“科技论坛”活动,为科技工作者提升学术水平搭建平台。围绕城市发展重点,市科协每两年举办一次“科技论坛”, 2003年“科技论坛”题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唐山市科技工作者的历史责任》全市所属县区、厂矿、院校科协、学会1800名科技工作者参加。2005年的唐山科技论坛也正在筹备中。为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精神,今年10月市科协组织了专题为“建设绿色家园,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2004年唐山市‘三农’论坛”,本次主题论坛共收到论文110篇,评选出优秀论文69篇。县(市)、区科协和市级学会及乡镇分管领导240人参加了论坛会活动。原国家农业部政策体改法规司的郭书田教授作了题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精彩报告,参会人员开阔了眼界,理清了思路,明确了方向。论坛的成功举办使我市的学术水平不断提升,学术氛围不断增强。据统计,全市各级科协及学会开展专题学术交流180 次,参加人数7万余人;各市级学会共收集论文1683篇,学会内部评出优秀以上论文1380篇,获得市级以上奖励的达122篇。编辑论文集16 册;举办学术报告会920场,参加听讲人数22万人次。
二是创办期刊,为科技工作者提供广泛交流的媒介。目前全市已创办《唐山科普》、《唐山水利》、《唐山渔业》、《唐山种业信息》、《开滦科技》、等9种科普期刊,作为一种交流平台迅速发展,为科技人员了解学术前沿,参与学术交流提供了广阔的舞台。《唐山科普》是唐山科协创办的门户媒体以形式活跃,内容丰富,贴近时代、生产和生活深受广大科技者的欢迎。而唐山市科协网站,作为继《唐山科普》之后科协的又一门户媒体,筹备工作已进尾声,年底即将开通,为科技工作者提供了一个新的交流媒介。
三是开展“专家献策”活动,为领导决策提供智力支撑。科协具有学科众多、人才荟萃、知识密集、联系广泛的特点。特别是在开展科学论证和决策咨询等方面,有着特有的人才及技术网络优势。1997年唐山市科协与唐山市委组织部、市人事局联合成立的以科技人才为核心的服务组织——唐山市专家咨询服务团,给科技工作者提供了发挥聪明才智为政府决策、社会发展献策出力的平台,专家咨询服务团围绕我市社会、经济、特别是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企业管理和城市建设、水利、湿地保护、农业结构调整、城市交通发展等方面热点问题,有针对性的组织专家搞调研、写建议,以编辑《专家建议》的形式反映给市委、市政府领导,受到市委、市政府的高度肯定和重视。专家提出的科教兴市、技术创新、防灾减灾、环境保护、开发生活用水等有关对策和建议,都被市政府和市有关部门采纳,其中“唐山市蔬菜农药残留现状及控制措施”、“关于建设垃圾焚烧发电厂有关问题的建议”、“关于做好我市人才引进工作的建议”获得省科协优秀建议一等奖。市科协和专家服务团近三年共编印《专家建议》20余期,完成研究论证项目40多个,真正成为党和政府与科技工作者之间的桥梁和纽带。
四、开展“讲比”竞赛 调动科技工作者积极性
为充分发挥科技人员在企业中的核心作用,市科协在各厂矿科协深入开展了“讲理想、比贡献”活动,不断深化“讲比”活动内容,丰富活动形式,把“讲比”竞赛与企业的改革发展及重要科研项目有机结合起来。开滦科协组织开展了优秀科技项目竞赛、争当“科技创新先锋”、“争当科技带头人”等活动。活动中确立参赛项目611项,比2003年增加了52项,提出各种建议400多条,各单位已研究采纳了287条,其中仅林南仓矿业对该矿-500人车下山优化设计攻关活动就实现多产原煤8250吨,创经济效益174万元;通达运业集团对立项的项目实行项目责任制,重奖科技创新成果显著的科技人员,增加了高级轿车修理等项目,共创产值700多万元,创效益60.2万元。今年,全市企业科协完成“讲比”立项市管项目100项,预计效益2.3亿元。
几年来,唐山市科协坚持以人为本,建设“科技工作者之家”,充分发挥联系科技工作者的桥梁和纽带作用,突出科技工作者的主体地位,全心全意为科技工作者服务,为科技工作者搭建发挥聪明才智的平台,使他们在“家”的氛围中发挥积极主动性,不断为唐山的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