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手机应用日益丰富的今天,流氓软件借智能手机危害消费者的信息安全,恶意SP充当幕后推手,消费者往往在不知情下流失了巨大的流量资费。这既亟待社会各方共同联手整治,也需要消费者加强自身安全防范意识
随着3G时代的到来,通过手机上网聊天、娱乐、办公已经成为人们的一种生活方式。这也在无形中为流氓软件开辟了新市场。
随着几轮整治以及瑞星卡卡、安全卫士360、金山清理专家等安全软件的普及应用,流氓软件在电脑上的声势日渐式微。不过流氓软件的始作俑者并不打算放弃,而是将赚钱的目标瞄准了用户数量庞大的手机用户,尤其是智能手机用户。
流氓软件缘何“钟情”手机?
对电脑稍有了解的人都知道流氓软件,而近年来,随着手机的发展,特别是智能手机的出现,越来越多的软件也逐步进入了消费者的手机,其中有些软件的“流氓行径”给许多消费者带来了不少烦恼。
前不久,武汉的一位消费者小张办理了3G上网业务,并在自己的智能手机中安装了一些软件。没过多久,运营商找到了小张,通知他欠下了2000多元的巨额话费。根据运营商提供的记录,小张的手机的确存在大量的信息流量,但他本人并没有使用手机下载或浏览网站。经过一番调查,原来罪魁祸首是流氓软件。
那么,流氓软件为何会“钟情”手机呢?与传统的互联网流氓软件的发展历程相同,经济利益的驱使是流氓软件“钟情”手机的最原始动力。
随着手机技术的突飞猛进,手机终端的功能日益丰富,在更多开放的手机平台上,用户可以使用更多应用。手机上网的兴起,让用户可以通过手机与互联网互动,在软件、应用、内容日益增多的情况下,流氓软件也就乘机兴风作浪。特别是以手机为终端的转账、商务交易的出现,一些极具针对性的恶意软件也就应运而生了。
此外,由于3G的应用更为丰富,这无形中也对手机终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智能手机的发展,而智能手机操作系统种类较多,操作较为复杂,这就意味着智能手机面临更多的安全威胁。
可见,加大对网络安全的整治力度,打击流氓软件已经刻不容缓。
恶意SP在流氓软件产业中扮演重要角色
那么,流氓软件是如何在消费者毫不知情的情况下吸走大量话费呢?
实际上,很多流氓软件表面上看是实用性很强的软件,或者是主题,或者是工具,而设计人员会在编写程序时留下一个“后门”。
当消费者有意、无意地下载安装这些软件后,流氓软件就会利用“后门”,让程序自动执行类似于下载文件、短信注册、数据交换等有偿服务,给用户造成大量流量、经济损失,而这些软件的运营商就可以从中获得利润。
在其运行的过程中,手机流氓软件的表现与电脑上的流氓软件不同,不会以广告的形式去骚扰用户,而是直接订阅SP收费服务获利,或者盗窃用户的私人资料,如股票账户、QQ密码、手机联系人等。这也正是许多消费者无法预防流氓软件,频频中招的关键所在。
据了解,安装流行的手机主题、手机防盗软件、彩信增强软件以及手机游戏等都有可能中招。消费者中招后,最要命的是往往删除不掉这些软件,只能将手机格式化、恢复出厂原始设置,才能彻底消除,导致消费者的正常软件、联系人、短信等资料都会丢失。更为严重的是,流氓软件有向黑客程序发展的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