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科学家发现打破遗传定律的植物
|
|
|
添加时间:2005/3/24 来源:新华网 点击:3982
|
【 双击滚屏 】 【 收藏 】 【 打印 】 【 关闭 】
【 字体:大 中 小 】
|
|
|
美国科学家在24日出版的英国《自然》杂志上报告说,他们在实验中发现一种植物能够改写从父(母)处继承的一些遗传代码,而与祖父(母)本的DNA片段(脱氧核糖核酸)达成统一,这显然打破了科学家一直遵循的遗传定律。
早在19世纪,奥地利科学家孟德尔便提出,决定生物体特征的
基因在细胞中成对存在,一个来自父本,一个来自母本,这便是目前仍然指导各种科学研究的遗传定律。不过,美国珀杜大学科学家的最新研究似乎与之背道而驰。
该大学科学家报告说,他们对一种名为拟南芥的植物进行了研究,这种植物两个基因复本上的HOTHEAD基因都出现变异,因此其花瓣和其他花器官不正常的绞合在一起。按照遗传定律,拟南芥的后代也应该具备这种不正常的特征。但是,科学家发现,在一些情况下,拟南芥后代中大约10%具有正常的花器官。
科学家利用基因排序法证明,这些正常的拟南芥后代对HOTHEAD基因的一个或者两个DNA复本都进行了改写,将父(母)不正常的基因片段改写成与祖父母一致的正常片段。研究人员又对这些植物其他大量的基因进行了研究,发现这种植物将DNA片段改写为祖先形式的情况频繁发生。
研究人员认为,发生这种“基因倒退”现象最可能的原因是,植物细胞中含有一些此前未被发现的RNA(核糖核酸)分子,这些分子可以作为DNA片段的后备复本。作为矫正一些基因突变的模本,这些RNA分子与DNA一道被遗传到花粉或种子中,在特殊的情况下便对基因进行改写。
他们认为,类似的“基因倒退”现象可能也出现在人身上。在一些罕见病例中,一些孩子遗传了致病的变异基因,却表现出很微弱的疾病症状,原因可能就是,其细胞中的变异基因被改写为正常的、健康的形式。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