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科普 | 前沿关注 | 空间探索 | 生命科学 | 国防时空 | 生活顾问 | 自然世界 | 科学漫谈 | 信息时代 | 科普视频 | 科普论坛
首页 | 科协在线 | 地震扫描 | 北方瓷都 | 钢铁工业 | 煤炭产业 | 冀东文化 | 唐山名人 | 网上科技馆 | 科普动画 | 下载区
网站公告
会员登录
 用户名
 密  码
 验证码
站内搜索
 范  围
 关键词
本类热点Top10
人类基因数量究竟是多少
科学家称人类起源非洲将成定论
中国人大脑有独特的语言区
科学家得到更精确的人类基因组图谱 精度达99.9%
爱情价更高,它们为爱不惜代价
用化学方法研究生命过程
性幻想有益健康 有助于女性减肥
瑞士科学家发现人脑对恐惧反应的分子学机制
“大科学”有助于提速生命科学研究
生命科学领域的小科学与大科学
当前位置:首页>>生命科学>>生命奥秘>>阅读文章
揭秘金黄色葡萄球菌真相
添加时间:2011/11/2  作者:康斯坦丁  来源:科幻星系  点击:2209  
【 双击滚屏 】 【 收藏 】 【 打印 】 【 关闭 】 【 字体: 】 

思念水饺的病菌事件,或致病水饺、毒水饺事件,真的是一看让人吓一跳。

引起恐慌的不是思念水饺检测出来了金黄色葡萄球菌,而是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描述:

“金黄色葡萄球菌是人类化脓感染中最常见的病原菌,可引起局部化脓感染,也可引起肺炎、伪膜性肠炎、心包炎等,甚至败血症、脓毒症等全身感染。近年来,美国疾病控制中心报告,由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的感染占第二位,仅次于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是个世界性卫生难题,在美国由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引起的食物中毒,占整个细菌性食物中毒的33%,加拿大则更多,占到45%,我国每年发生的此类中毒事件也非常多。”

    光看到第一句,就要把人吓到脸色煞白了。但接下来我们追根溯源,才发现只是一个天大的笑话!不信?看看就知道了。


    细菌是生物中合理的存在:发现细菌的科学怪眼

细菌的发现,是由一个荷兰的裁缝列文虎克(AntoinevanLeeuwenhoek)发现的。当时的裁缝是需要二倍至五倍的放大镜观看布料的品质,但列文胡克实在是极致,他做出了四百倍的高倍数放大镜。

1720年,他在雨滴中发现了“细菌”的存在,就写信告诉皇家科学院:“我长期观测雨滴中的小生物。起初我在水中看不到什么,而后三、四天就看到各种型态的小生物,有的呈线状丝体,有的呈不规则的斑点,这些小生物不是自己产生的,而是由繁殖产生的,只有生命才能产生生命,无生命不能产生生命,因此”自然发生说”(spontaneousgeneration)是不正确的。生命不会自然发生,只有上帝才能使物质产生生命。我看到这些小生物,是看到上帝创造的美意。”

不久,列文胡克采集戴夫特运河中的牡蛎观察,发现牡蛎的卵非常的多,但是有许多卵是被水中的细菌吃掉的。他写道:“有些细菌能够活下去,是靠别的生命牺牲。当这些细菌有东西可以吃时就迅速繁殖,没有牡蛎的卵可以吃时就大量的死亡。无论是吃或被吃,生命的存在是一场残酷的事。我无法明白,慈爱的上帝怎么会容许这些生命不断地在生死中竞食?但是我又仔细地观察,细菌再怎么增多,也不能杀尽牡蛎,只要有一只牡蛎排卵,就可以让整条渠道充满了牡蛎。渠道的空间有限,太多牡蛎也无法生存下去,牡蛎与细菌之间维持着巧妙的平衡。啊!这是上帝的智慧!


细菌猎人巴斯德:升温升温!

巴氏灭菌法(pasteurize)的产生来源于巴斯德解决啤酒变酸问题的努力。当时,法国酿酒业面临着一个令人头疼的问题,那就是啤酒在酿出后会变酸,根本无法饮用。而且这种变酸现象还时常发生。巴斯德受人邀请去研究这个问题。经过长时间的观察,他发现是啤酒变酸的罪魁祸首是乳酸杆菌。营养丰富的啤酒简直就是乳酸杆菌生长的天堂。采取简单的煮沸的方法是可以杀死乳酸杆菌的,但是,这样一来啤酒也就被煮坏了。

巴斯德尝试使用不同的温度来杀死乳酸杆菌,而又不会破坏啤酒本身。最后,巴斯德的研究结果是:以50~60摄氏度的温度加热啤酒半小时,就可以杀死啤酒里的乳酸杆菌和芽孢,而不必煮沸。这一方法挽救了法国的酿酒业。这种灭菌法也就被称为“巴氏灭菌法”

巴氏灭菌法是一种湿热灭菌法。通常,我们有两种做法,一是在61.7~62.8℃下加热30分钟(低温长时间处理),二是在71.6℃或更高温度下加热15分钟(高温短时间处理)。如果加压,一般效果会更好。

其实,温度对细菌的生存起着决定性影响。2400年前雅典爆发鼠疫大流行,病菌通过老鼠传播给人类,成千上万的人病死。当时一个名叫希波克拉底的医生发现全城的人都面临死亡的威胁,可铁匠铺的人却不得病。这个后来被称为西方医学之父的医生判断:“高温也许能治疗该病。”随后,他在雅典城到处点燃一把把熊熊大火,不久鼠疫果然停止了。

从此,人们知道高温能灭菌。煮沸消毒法也成为常用的对抗食物中毒的预防方法,煮沸消毒法,即利用煮沸100℃经5min可杀死一切细菌的繁殖体。这招对于预防由细菌引起的食物中毒是非常有效的。


虎在笼中,何须色变?

看了上面的两个故事,大概我们就能明白了。金黄色葡萄球菌其实是耐不过高温的。那对于染了金黄色葡萄球菌的东西,只要能够用开水煮个5分钟,就可以了。为什么人还要这么恐惧呢?

因为我们不能把人放在开水里面煮!

那么,这个金黄色葡萄球菌什么条件下才会引发恶果呢?通常来说,是两种情况,一种是产生肠病毒,但前提条件是需要有温暖的温度,20度以上,有30分钟,这个就需要家庭主妇采购的时候注意了,别大老远去买,就小区门口超市买了就回去吃就没有问题。另外一种是,这个人开刀的时候,或者受伤伤口化脓了。也就是说,人本身就很虚弱了,就容易中招,其实这个时候是墙倒众人推啊,不光是金色葡萄球菌,其他的细菌如沙门杆菌等等都是一哄而上,柿子捡软的捏的道理,不光人类明白,细菌界也都知道。

那么,人如果是正常的状况,其实是没有事情的。(婴儿免疫体系还没有发育完全,也要排除在外)。因为金黄色葡萄球菌是无处不在的,喉咙、扁桃体、鼻子、皮肤都有,携带这种菌的人群是20%~80%。如果你这个细菌有那么厉害,那我们早就活不下去了,我们一见面老是握个手啥的,下饭碗子那筷子、碗、汤勺也未必都开水煮过5分钟,要是有问题,我们早就全部死光光了。那为什么健康人不怕那个什么金色葡萄球菌呢?

因为我们的免疫系统可以产生抗体。抗体是怎么产生的呢?你看我们有的时候感冒,会打喷嚏、流鼻水或者喉咙痒痒,不时吐口痰或者拉肚子。这些都是人类的免疫系统侦测到有不明细菌或病毒入侵的迹象,于是我们立马启动第一道防线,送客!也就是想方设法将这些不速之客送走。同时,人类开始启动分析,可能抓个俘虏过来研究下,这个时候抗体产生了,正式反击也就开始了。所以人一般感冒7天时间,实际上做了大量工作呢。依靠人自身的免疫体系是比较可靠的。因为兵来将挡水来土掩,那些病毒或细菌不管怎么变,总能搞定。

那你要是说,人总有例外啊。有的人免疫力很差啊,自己系统打不赢怎么办?这里就出来分野了。中医和西医就不一样,中医还是两个办法,第一个,送神,想法送你走,所以汗法、吐法、下法,都是这种。第二个,加强人的免疫力,也即是坊间常说的“祛邪扶正”。如加强肠胃功能。

西医的做法就不一样,他们总想派人打入内部,然后一块抓起来挖坑埋了。用另外一些细菌培养出来去消灭这个细菌。所以青霉素发明出来,刚开始对付金黄色葡萄球菌是很有效的。但细菌们也会发现“有奸细”,于是这种药很快就没有效果。青霉素发明不到两年时间,就被金黄色葡萄球菌认出来,于是又发明了庆大霉素,然后庆大霉素没过两年也沦陷了。这种猫抓兔子的战斗打了若干年,现在出来了一种超级细菌, MRSA,而且也再度击败了自己的对手———万古霉素!


不要片面要全面:需要给老百姓充分知情权

金黄色葡萄球菌并不可怕,恐慌的原因在于我们的媒体和公众的认知过于片面,就和菜刀一定导致杀人命案的联想一样,是十分可笑的。

总结来说,金葡本来就与人共生,煮沸5分钟就可以消灭。它真正对人产生威胁,是第一产生肠毒素,所以我们购物一定要认准有冰柜的超市,且路途最好就近,别太远。第二,我们正常人都有免疫能力,都能应付,要不然日常在外面吃饭应酬,都会有金黄色葡萄球菌进入体内,要那么可怕,早就挂了。第三,偶尔生病了,请先让人体自己搞定,搞不定了再最好找中医扶正驱邪,用抗生素治疗是永无宁日的,更别轻易就开刀什么的,老虎就在医院里面。了解清楚了,这金葡也就没那么可怕了。在食品安全日益受关注的今天,行政管理部门要有效传递食品安全信息,还公众一个理性的知情权。动不动就夸大其词是不严谨的,吓倒小朋友是不对的,吓倒那些只看不回的博友,也是不好的嘛。

相关文章
[ 生命奥秘 ] 脑机接口助人类超越自身局限尚需时日 (2017/4/19)
[ 生命奥秘 ] 大脑记忆规则被“改写” (2017/4/13)
[ 生命奥秘 ] 人类大脑可能是台高度发达的量子计算机! (2017/3/10)
[ 生命奥秘 ] 睡不着是因为玩手机?那可不一定 (2017/3/10)
[ 生命奥秘 ] 为什么要接种疫苗? (2016/12/16)
[ 生命奥秘 ] “基因剪刀”能剪出“完美人类”吗? (2016/8/8)
[ 植物天地 ] 向日葵追太阳一切为了“生活” (2016/8/8)
[ 生命奥秘 ] 关于冬病夏治 你还没走出这些误区?! (2016/8/4)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简介 - 版权申明 - 联系方式 - 网站合作 - 意见建议 - 网站地图
唐山市科学技术协会主办 Copyright © 2004-2005 唐山科普在线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北京光蓝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 Powered by Glaer GIP(TM) V3.0
冀ICP备05016301号-1  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