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大科学”有助于提速生命科学研究
|
|
|
添加时间:2004/12/29 点击:5664
|
【 双击滚屏 】 【 收藏 】 【 打印 】 【 关闭 】
【 字体:大 中 小 】
|
|
|
中国科学院院士、国家中长期科学规划基础科学专题组的一位专家,正在主持蛋白质研究计划的可行性研究。他指出,我们做“大科学”项目是希望举全国之力,在一些科学领域让中国尽早进入国际竞争行列。
他解释了在生命科学领域实行蛋白质研究计划这个“大科学”研究项目的三点原因:一是蛋白质的研究对生命科学和医学来说都很重要;二是与国外相比,我国的科研水平比较低,但有丰富的人力资源,具有团队作战优势,“大科学”模式在一定程度上能克服科研水平低这一劣势;三是目前我国希望在有限时间内发展生命科学,让其尽快在世界舞台上占有一席之地,“大科学”模式是尽快发展生命科学的一个好方法。
该专家说,生命系统的复杂性决定单一的研究速度比较慢。在已经成功的人类基因组计划中,产生了海量数据。蛋白质是基因的最基础单位,采用“大科学”模式来消化和转化这些数据,是必要的。如果用小作坊模式进行研究,不能满足基因研究的需要。
他说,人类基因组计划的模式及“两弹一星”团队作战的成功都证明,大科学模式是有效和可行的。如果说“两弹一星”偏向工程科学的话,那么,胰岛素合成的研究也是采用集团作战的方式完成的,其成果在全世界产生了重大影响。
针对海外专家的言论,这位专家表示:“他们质疑‘大科学项目’是因为对我们的计划有误解,不了解真实情况。”他说,实际上,蛋白质研究计划已经兼顾了大科学模式和小规模的传统研究模式。
他说,截至目前,蛋白质计划还只是一个建议,在具体立项前还要经历一系列论证评审,这就意味着计划是否能立项、计划的具体内容、如何操作都还没有定。由40多位院士和100多位专家起草的蛋白质计划实施可行性的建议已进行至第四稿,还需要进一步完善,比如在操作层面上如何避免暗箱操作等。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