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一滴血,就可初步确定是否属于麻风易感个体。我国科研人员通过长期调查研究,发现了10个麻风易感基因,通过基因手段筛查麻风病的易感高危个体逐渐成为可能。
1月29日,领衔这一研究的山东省皮肤病性病防治研究所所长、泰山学者特聘专家张福仁博士接受专访时透露,他和他的团队新发现了第十个麻风易感基因,为未来麻风病的预防积累基础。
“两只黑手”
麻风病是由麻风菌感染个体后侵犯皮肤和外周神经而导致的以畸残与毁形为特征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慢性传染病,曾在我国广泛流行。由于治疗学上的进步,麻风病现症病人在全球范围内大幅下降,但由于缺乏一级预防措施,新发病人数量没有明显减少,全球每年仍有20多万新报告病例。
“传统观点认为麻风是传染病,与遗传无关。”张福仁说,事实并非如此,研究团队发现,患上麻风病的群体中有大概四分之一有麻风家族史。另外,研究团队注意到一个问题:为什么有的人长期与麻风患者密切接触并不患病?
张福仁认为,体内有了麻风菌未必会发病,就如同有这个种子不代表一定就会发芽,还需要空气、水等外部环境一样,麻风病的发生有外因。
2006年起,张福仁率领的研究团队联合安徽医科大学皮肤病研究所张学军教授团队和新加坡国立基因研究院刘建军教授团队,利用国家人类基因组南方研究中心和安徽医科大学全基因组关联分析实验平台和分析技术,陆续发现了一批麻风易感基因,
2009年和2011年,这一团队先后公布了9个麻风易感基因。近期第十个麻风易感基因也被发现。易感基因的发现,是张福仁团队对2万多份病例和对照样本长期研究的结果。他们的研究更新了对麻风病的普遍认知。
“麻风的发病需要两个条件:麻风菌和麻风易感基因,二者缺一不可。”张福仁说。
一级预防
自从1873年挪威医学家汉森发现麻风分枝杆菌以来,人们一直试图对麻风菌进行体外培养以期研制出可以预防麻风的疫苗,然而,近一个半世纪以来,体外培养不成功。
张福仁说,由于没有疫苗,目前对麻风病还无法实现有效预防,治疗多属于二级和三级治疗,即对患病个体防止疾残出现和已经形成疾残后的功能恢复性治疗。
麻风菌感染者最终发病者不到百分之一,找到麻风易感基因,就能通过对新发麻风病例的密切接触者进行筛查,确定易感个体,对感染麻风菌的易感个体采取口服抗麻风病药物,来实现对麻风的一级预防。而此前预防麻风病的通行做法是凡是与麻风患者有过接触的个体全部服用抗麻风病药物,造成资源的浪费。
据记者了解,对麻风易感基因的甄别,还为未来的基因治疗提供了可能。
“冰山一角”
“已发现的麻风10个易感基因均与人体的固有免疫有关,携带这10个易感基因的人因固有免疫的某些缺陷更容易患上麻风病。”在这点上,麻风的发病原理与艾滋病道理相通。张福仁解释,艾滋病毒必须进入细胞内才能建立对人体的感染,但有些人细胞表面没有受体,即通往细胞的门,病毒无法进入,因此就不会感染,换言之,麻风病也是一样,有些人细胞内没有易感基因,也就不容易感染。
张福仁强调,目前已发现的只能算是麻风易感基因“冰山一角”,根据临床表现的不同,将会有更多的易感基因被陆续发现,有些甚至是一些易感基因的不同组合。
易感基因的研究为麻风预防开辟了新途径,这一领域的研究也将继续有条不紊地推进。
根据有关规划,未来10年,我国麻风病防治的总目标是,到2015年,全国麻风病患者数量较2010年减少20%,全国以县(市)为单位麻风病患病率控制在万分之一以下。到2020年,力争使麻风病患者数量较2010年减少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