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性格是遗传基因决定的吗?
|
|
|
添加时间:2015/4/27 来源:科技日报 点击:3119
|
【 双击滚屏 】 【 收藏 】 【 打印 】 【 关闭 】
【 字体:大 中 小 】
|
|
|
近日有媒体报道称,美国一女子“无所畏惧”,原因是该女子患有罕见的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导致她不知道什么是“害怕”。请关注—— 人们常说“性格决定命运”,人人都希望有令自己满意的性格。据美国媒体报道称,美国有一女子天生“无所畏惧”,美国艾奥瓦大学的科学家们已经对这名称为“SM”的女性有超过15年的研究。他们发现,“SM”患有一种罕见的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类脂蛋白沉积症,这种病让她大脑中负责恐惧的杏仁体不起作用。即使别人用枪指着这名女子,她也不会表现出一丝恐惧;在遭遇抢劫后,她连警都没有报,因为在她看来这根本就不是事儿。 人的性格真的会受遗传因素的影响吗?先天与后天因素到底对人的性格影响有多大?后天因素会改变人的性格吗?笔者为此采访了中科院心理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李新影。 存在“性格基因” 1993年,《科学》杂志发表了荷兰奈梅亨大学的遗传学家汉·布鲁纳的研究报告。这项研究对一个荷兰家族进行,该家族的很多男性成员都具有一些奇怪的攻击性,如裸露、纵火、强奸等。他们的愤怒阈值似乎非常低,一些常人看来不值一提的挫折和压力都会激起这些人莫名的疯狂,甚至会殴打激怒他们的人。对他们进行遗传分析后,发现这些男性体内缺少编码单胺氧化酶的基因。此后,科学家不断发现基因与性格存在关联的证据。 李新影表示,目前在性格与基因的关联研究中,研究人员关注的主要是与脑内神经递质有关的基因。“例如,如果人脑内‘5-羟色胺’这种神经递质较少,人就容易抑郁,5-羟色胺基因、5-羟色胺转运蛋白基因等都与人的抑郁有关。还有去甲肾上腺素、单胺氧化酶等脑内神经递质都会对人的心理和行为产生一定影响。” 我们也常能听见人们说某人身上存在某种基因特质,比如说某人有“冒险基因”“快乐基因”“抑郁基因”等,对于这种将人的性格特征与基因直接挂钩的说法,李新影表示,当前科学界对于人类性格受哪些基因的影响还未搞清楚,只有粗浅皮毛的认识。但某些基因的确与性格行为有关系。“例如,我们人体内都存在的MAOA基因,也就是所谓的暴力基因,这种基因与人的攻击性行为有关,还有5-HTT基因会与快乐感受有关等。” 性格受遗传影响 既然人体内的某些基因与性格有关系,那人的性格是否受家族遗传影响呢?李新影解释说,“冒险行为”“性格”(心理学上称之为人格)和“抑郁”等都会受到遗传的影响,遗传率在40%—60%左右。 俗话都说“有其父必有其子”,人们通常认为子女的性格会随父母的性格。然而,李新影表示,实验结果表明父母性格与子女性格呈弱相关,也就是说,孩子的基因虽然来自于父母,但基因的作用不一定显现出来。他们的性格可能像父母,也可能像其他家庭成员,也可能谁都不像。比如,可能父母双方都内向,而他们的孩子却非常外向。 “遗传对心理和行为影响表现最明显的是在同卵双生子之间。”李新影强调,“同卵双生子之间的人格相关性往往较强。”最近在朋友圈和微博上热转的BBC纪录片《一对分隔在世界两端的中国双胞胎》也证实了这一点,一对中国同卵双胞胎姐妹分别被一个美国家庭和一个挪威家庭收养,虽然两姐妹的生活环境不同,但是长大相遇之后两人性情非常相投,成了分隔天涯的一对知己。 后天与先天因素共同影响性格 虽说性格与基因遗传因素有关,但后天环境对其影响更大,性格与家庭和社会环境因素紧密相关。 “环境对人性格的影响往往高于基因遗传对性格的影响”,李新影说,良好的后天环境对良好性格的养成非常重要,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不良的家庭环境中,父母对其动辄施以打骂、家庭暴力,那肯定会对孩子的心理产生不良影响。 专家表示,孩子出生时虽然会表现出不同的气质,比如有些会比较急躁,不好护理,有些则平易温顺,比较好护理,但这种气质会受后天环境的影响慢慢变成较为稳定的人格。 既然性格受环境影响较大,那我们是否可以改变自己的性格呢?李新影说:“性格其实无好坏之分,但如果你对自己的性格不满意,可以通过自身努力做一些调整。比如你是内向性格的人,但做的是公关工作,你可以对自己多加锻炼,使自己的性格适应这一工作环境。”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