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谐社会贵在心理和谐
当前,国家构建和谐社会是一个多种要素相互配合相互统一的系统工程。从大处讲,有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从小处说,有家庭的和谐,邻里的和谐,团体的和谐等等,除这些外部的和谐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和谐,即人的心理和谐。心理和谐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和基础。
人的心理和谐,是指人的认知、情感、意志等内心活动处于平衡自然、协调统一的状态,并对外界事物抱有平静适度、热情友善的态度。保持心理和谐,是一个人身体健康的重要标志,是充分发挥个人潜力的重要条件,也是在服务社会中实现人生价值的重要基础。和谐社会从心开始。心平才能气和,内和才能外顺。和谐的心理向社会释放的是向心力、亲和力;不和谐的心理向社会释放的是离心力、破坏力。心理和谐的人越多,社会的和谐程度就越高。
现代社会,正经历着“经济转轨、社会转型”的重要时期,参照世界发展进程的规律,不少专家学者将这一时期称之为危机多发的时代。这种危机可以来自于自然领域,如地震、台风、海啸,或者疾病传染,也可以来自经济领域,如物价上涨,下岗失业,贫富差距加大,更可以来自文化体系,如传统道德缺失,邪教肆虐等等。还由于社会集聚变迁,竞争压力加大,个人心理失衡,直接影响到人们的生活质量和接危害社会和谐。可以说,今天的人们随时随地都面临着调节自己的心态、不断促进心理和谐,以适应新形势需要。
要实现和保持社会成员的心理和谐要有一定的社会基础。就国家而言,应通过深化改革,落实科学发展观,着力解决影响社会和谐的突出矛盾,减少社会负性事件发生的几率,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抓紧建设对保障社会公平正义的各项制度,最大限度地减少引发人们心理失衡、失调的外部诱因;与此同时又要积极推动人的心理和谐建设,努力探索在新的条件下有效提高人们心理承受力的方式方法,自觉地在教育、心理医疗以及各级各部门的思想政治工作等几个重要环节之间建立起良性互动的应对机制,从而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创造一个和谐、健康的心理环境。
做到全体社会成员心理和谐,舆论导向非常重要。要通过各种形式,利用各种载体积极倡导和谐理念,培育和谐精神,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在全社会形成知荣辱、讲正气、促和谐的风尚,形成男女平等、尊老爱幼、扶贫济困、礼让宽容的人际关系,为促进心理和谐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健全心理咨询网络,把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贯穿、渗透、体现于思想政治工作、学校教育、家庭教育、舆论引导、文化消费、志愿服务、专业咨询等各个方面,帮助人们在潜移默化中达到心理和谐。
就个人来说,做到心理和谐,外因是条件,内因是根本。一个人做到心理和谐,就必须加强自身修养,进行经常性的心理调节,按照客观事物的本来面目观察世界,用平和宁静的心态思考问题,以乐观豁达的情怀对待生活,用理性引导偏激,让冷静战胜浮躁,以恬淡取代痴迷。具体来讲,就是正确对待自己、他人和社会。正确对待自己的能力、水平和潜质,既不妄自菲薄,也不盲目自信,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确定志向和目标;对待他人,与人为善、见贤思齐。常怀博爱之心、友善之心,多看别人的优点,多学别人的长处,在别人需要帮助时真诚伸出援助之手;对待社会,宽容大度,用发展的眼光看待现实中存在的问题,以包容的心态面对新生事物,以积极的姿态紧跟时代步伐,常怀感恩之心、责任之心。
和谐社会是一个安定有序的社会,任何违法乱纪行为都必须受到公众的唾弃、法纪的惩处、社会的淘汰。因此,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中,每个人都应注重培养自己自我调控的心理素质,不断强化自律意识。要牢固树立正确的荣辱观和是非观,知道什么是荣、什么是耻,什么是对、什么是错,什么事该做、什么事不该做,始终保持清醒头脑,不越“雷池”、不闯“红灯”。要珍惜自己来之不易的成长经历、珍惜自己的前途未来、珍惜自己的美好年华,调整好自己的心态,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促进社会和谐。
总之,构建和谐社会,人人有责。每个人都要有和谐的心理,充分认识自己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牢记自己肩负的责任,自觉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不等不靠,以我为主,做好自己应做的事,尽好自己应尽的责,主动承担起自己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义务和责任。立足本职岗位,努力开展工作,不论工作中遇到什么样的困难和挫折,都要以饱满的热情、昂扬的精神状态和百折不挠的毅力,乐观面对、积极应对,始终保持一种乐观向上的工作和生活态度,勇敢地担当起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为促进社会和谐贡献力量。
宫宝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