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和美国研究人员以老鼠为对象进行的实验发现,幼鼠最早在3个月大时就会出现一种与日后患白血病有关的基因甲基化现象。如果这种现象在人体实验中也得到证实,将有望寻找到筛查患癌高危人群的新方法。
研究小组在新一期美国《国家科学院学报》上介绍说,在许多类型的癌症中,癌细胞中的某些基因会被甲基附着(即甲基化),从而无法正常表达。这种现象尤其常见于一些对癌细胞生长起到抑制作用的基因。研究人员希望查明其中的具体机制,比如这种甲基化是在癌症发病的哪个阶段出现的。
研究人员利用基因改良工程培育先天罹患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实验鼠。他们从老鼠一出生就开始定期监测其基因的变化情况。结果发现,患病老鼠的基因在其出生3个月后就出现了与癌症相关的甲基化,而老鼠所患癌症的具体症状至少要到其出生后的第13个月才逐渐显现。
研究还发现,实验鼠的基因甲基化模式与人类白血病患者的基因甲基化模式非常相似。“既然老鼠的首次甲基化出现得那么早,我们下一步会研究人类是否也这样”,研究负责人克里斯托弗·普拉斯说,果真如此的话,将来就可以在患癌高危人群中进行基因甲基化检测,以便早发现、早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