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科普 | 前沿关注 | 空间探索 | 生命科学 | 国防时空 | 生活顾问 | 自然世界 | 科学漫谈 | 信息时代 | 科普视频 | 科普论坛
首页 | 科协在线 | 地震扫描 | 北方瓷都 | 钢铁工业 | 煤炭产业 | 冀东文化 | 唐山名人 | 网上科技馆 | 科普动画 | 下载区
网站公告
会员登录
 用户名
 密  码
 验证码
站内搜索
 范  围
 关键词
本类热点Top10
当伪科学遇到科学打假大师-何祚庥院士
科学打假与“正当程序保护”(二)
科学和伪科学的斗争会永远坚持下去
科学打假与“正当程序保护”(一)
科学大辩论:于光远先生论科学与伪科学(3)
科学打假在美国(上)
科学大辩论:于光远先生论科学与伪科学(4)
科学打假在美国(下)
科学打假在美国(中)
方舟子:中国科学普及面临的挑战
当前位置:首页>>前沿关注>>科学打假>>阅读文章
科学打假与“正当程序保护”(二)
添加时间:2004/12/28  作者:刘华杰  点击:5912  
【 双击滚屏 】 【 收藏 】 【 打印 】 【 关闭 】 【 字体: 】 
 

  而如今的个别科学打假行为,缺乏明确的法律依据,有哗众取宠之嫌,动辄对当事人不分清红皂白狂轰乱炸,其做法根本不顾公民的名誉权,更谈不上程序保护。被指控者无法对调查过程中收集到的证据进行评论,也无权盘问证人,甚至不知道证人是谁,不知道证据是真收集到的还是打假者个人捏造的。在这种不对称的“表演”中,打假方处于优势,仿佛成了“上帝”一样的人物,永远正确、永远占有真理:集起诉、审判、裁决于一体,并且操纵着舆论。这种做法纵然在某些方面充分合理,也是有违现代精神的。特别是,有可能以科学的名义而破坏其他社会规范。在这种情况下,对打假本身也要考虑打假,这就是所谓的“二阶打假”了,当然也应当有三阶或N阶打假或转一圈,总之监督不应当在某一环节突然中止。

 

  打假是一项复杂的社会工程,是科学之社会运行的“制度性安排”的一部分。科学共同体对于不轨行径不但要有响应,而且要对“掩盖科学中的不轨行径、打击报复举报人、恶意诬告他人有科学不轨行径”等,也有适当的处理方式。显然,个体式的学术打假,无法解决本该由科学的制度性安排来应付的这些难题。

 

  另外,科学中的若干严重的不轨行径已经超出科学共同体处理的范围,诸如实验室的性骚扰、恶意破坏他人实验、剽窃他人实验用品和专利成果等,这些应当依据适用于一个国家中任何人的法律来处理。

 

  第三,个人无法无天的“打假”行为干扰了科学监督机制的正常运作,有违现代法制精神,破坏了科研管理的制度化建设。个人的打假行动可能与正在进行的正规调查相冲突,在舆论上干扰办案过程。打假者的动机可能是好的,也许真的为了纯洁中国的科学界、学术界,但是要量力而行,要在法律的框架内行事。权利与义务应当是匹配的,权利大了,应当承担的责任也变大了。当义正词严、真理在手般地指责其他科学家之时,应当反省一下自己的合法性、能力和责任。社会公众也应当成熟起来,对舆论有独立的鉴赏能力。

 

  此外还有若干问题,比如怎么样保证打假者的动机是好的?人人都是吃五谷杂粮的,并且生活于人际关系之网中,有谁能够保证自己的动机永远是好的。而且好与坏是相对于某个主体的,是利益、价值渗透的。又如,在一个法制社会中,整顿学术秩序的大事如何可能放心地寄希望于个人的良好动机上?假如打假者本人的动机就有问题或者有偏见,科学事业以及公民的权利岂不严重受损。

 

  个人是靠不住的,美国科学家就个体而言,未必道德水准或研究能力天生比中国科学家强,但是在集体层面表面出来的平均道德水平确实比我们强,差别何在?因此,重要的要建立和完善一整套切实可行的机制,从制度层面解决问题,对科研的各个环节进行有效监督,减少和防止各类不轨行径发生。中国科学院学部成立科学道德建设委员会,很有必要,也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工作,受理并处理了若干举报。[2][3]

 

  一般情况下,建立规章制度的目的不是讨论事件发生后如何处罚的问题,而是要尽可能防患于未然、不给一些人机会可乘。人人可能都会想到投机取巧,而制度就是要约束人们不敢随便冒风险。制度完善了,并严格落实,不久就会营造出一种自律与他律相结合的文化氛围,科学研究的环境便可能进入良性循环。而当前的情况是,个体、共同体与社会三个层面均无严格约束,“放纵自己、宽恕他人”、“你好我好大家好”,于是才有世风日下、恶性循环的局面,当然,这不限于学风,中国社会的许多问题皆如此。 

  感谢田松、刘兵、曾国屏先生对初稿提出了修改建议。

相关文章
[ 科技前沿 ] 新研究发现有些抗生素可“暴力”杀死耐药菌 (2017/2/13)
[ 科技前沿 ] 高光谱技术已用于文物修复 未来还可能测雾霾 (2017/2/13)
[ 科技前沿 ] 科技界大佬比拼奥运会:更炫 更酷 更广 (2016/8/16)
[ 互 联 网 ] iPhone新增夜间模式真的有助于睡眠吗? (2016/5/26)
[ 科技前沿 ] 蛟龙号完成海沟应用下潜 勘探西北太平洋海底山脉 (2016/5/26)
[ 科技前沿 ] 中国首艘深渊科考母船“张謇”号开建 预计2016年3月下水 (2015/4/20)
[ 科技前沿 ] 交互式透明飞机舷窗让乘客看到高空风景 (2015/4/7)
[ 科技前沿 ] 新一代虹膜识别系统研制成功 (2015/3/25)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简介 - 版权申明 - 联系方式 - 网站合作 - 意见建议 - 网站地图
唐山市科学技术协会主办 Copyright © 2004-2005 唐山科普在线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北京光蓝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 Powered by Glaer GIP(TM) V3.0
冀ICP备05016301号-1  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