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专家呼吁:中国需要重新建立学术生态
|
|
|
添加时间:2005/1/4 作者:刘英楠 来源:科学时报 点击:4777
|
【 双击滚屏 】 【 收藏 】 【 打印 】 【 关闭 】
【 字体:大 中 小 】
|
|
|
学术是对真、善、美的追求,由此,学术应真之再真,纯之又纯。然而,当前学术界的一些现象却令人担忧:从经费申请到科学研究,从考核评议到成果鉴定,从传道授业到为人师表,学术界的许多普遍道德与行为准则遭到破坏;这种现象更如瘟疫般四处传播,蚕食着学者的良知,败坏了求真的氛围,污染了圣洁的学术殿堂。 当代学术生态系统是由“学术—人—环境”构成的,是一个以知识分子为主体,为达学术创新目的,不断进行复杂的学问探究、科学实验等活动的动态系统。在这个系统中,只有“阳光”、“水分”、“土壤”、“空气”各司其职,有序配合,良性循环,才能孕育出万紫千红、百花盛开的科学春天。 从今天开始,本报特开设“重建学术生态,净化学术环境”栏目,其一让各界人士剖析学术界种种怪现状,找出病源;其二希冀给出对策,惩前毖后,恢复学术生态正常循环。所有这一切,都是希望中国科学能健康、茁壮成长,给中国和世界更多的真、善、美。 “学术生态系统的概念提醒我们,在反对学术腐败的问题上,不仅要看到学术共同体内部的问题,还要关注它所存在的环境。”粒子物理、理论物理学家何祚庥院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目前我国的科学道德问题较为严重,要使有限的科研资源得到充分利用,最大可能地实现“科技促进社会发展”的目标,必须优化、改进相关机制。 社会生态学和教育生态学曾提出的“学术生态”概念,借助生态学的观点和方法,可分析包括科技界在内现代学术界宏观、微观尺度上的各种现象,讨论解决其中存在的各种问题。事实上,学术生态圈和自然生态圈确实存在诸多共通之处。在记者采访中,何祚庥院士十分关注体制对学术生态系统的影响,而中科院另一位老院士则更强调竞争对学术发展的促进作用。 “现在的科学环境下,计划和市场两种体制同时存在,其中计划的部分多一些,市场的部分少一些,但也有一定影响。在计划体制下,经费的分配应反映国家利益;而在市场体制中,企业虽然支持科研,但主要还是为了自身利益。”何祚庥院士说:“现在从两个方面来看,分别存在各自的问题。虽然公众大多没认识到,却都非常重要。” 何祚庥院士分析,计划体制内的科研项目分配,如果受到潜在的市场交换的影响,就会和人事部门的“跑官、买官、卖官”一样,出现“跑项目、买项目、卖项目”的情况。这时,本来应以人民需要、国家利益为指导的项目审批权,就会在某些“市场规则”的侵袭下失去原应坚持的原则,再加上科学技术问题不容易实施有效的监督,在评审中会出现虚假的评价、虚假的成绩,从而滋生学术腐败。“我感到,现在某些项目的选定并不恰当,未必符合国家利益。但由于科技问题本身的复杂性,舆论难监督、审计也更难发现。” “科学研究中不恰当的市场行为,同样构成腐败行为。”何祚庥院士说,现在国内在读博士、硕士研究生近80万,按规定每个人要在“核心期刊”上发几篇论文才能毕业,计算下来全部论文数量惊人。这种情况下,自封核心期刊的现象出现了,登文章收版面费的“市场”也形成了。“这些情况很不正常,导致学术水平无从体现,对学术发展极为不利。” “现在看来,我们的评价体系并不很公道。”何祚庥表示,上面提到的两个问题,已不仅是个人的问题,而已成为体制性、系统性的现象,严重污染学术生态环境,必须尽快优化、改善。为保护科学项目的分配与国家利益一致,他建议在科学项目特别是应用开发项目的评价中,引入市场化的检验手段,而不是全部依靠评审制。 指出问题不表示全盘否定。何祚庥强调,虽然现在国内的学术生态系统存在一些问题,但在学术共同体内部,学术风气、学术道德上的优良传统仍占主流地位,“老一辈坚持得很好,年轻一代也较好地继承了下来”。他说:“在学术共同体内部,多数人是反对伪科学、反对迷信的。但也有少数实际上够不上进入学术共同体的条件的人,散布一些伪科学有理、同样有权进行科普的理论,美其名曰‘争鸣’,成为一种异化的、不良的学术生态现象。他们得不到学术共同体的承认,但一般人却无法辨识其真面目,具有很坏的混淆视听的危害。” 中科院另一位老院士表示,目前国内外对学术生态环境的批评都是对的,这本身是一件好事,因为“没有批评就会固步自封,没有改进,甚至越滚越大”。但所幸的是,“国内科技人员中仍然有部分人痴心不改,雷打不动,像陈景润院士当年那样,卧薪尝胆,直赶国际水平”。据他所知,仅就数学界而论,在中科院、北京大学就有一二十个这样的人。“相信他们迟早会进入世界行列”。 这位院士说,和现代科学的启蒙时期,乃至仅仅一个世纪之前相比,目前国内外的学术生态更趋多元化,没有人能像牛顿那样霸道、却能一手遮天。这种形势下,学术界吵得“热闹”的焦点事件,更多的是同领域科学家之间的竞争、争论、互相抨击,甚至是合作者之间的争执。他表示:“这种竞争非常激烈、很难避免。” 自然界的淘汰机制使生物不断进化,而群狼窥伺下的野鹿反而生机充盈,同样的道理在学术界似乎同样适用。该院士说:“一项研究的成功,不但要感谢同事、朋友,有时也要感谢你的劲敌。”他认为,在学术竞争中,竞争双方往往互相刺激、各自发展,爆发出更多的激情和干劲,使学术界变得更加繁荣。如果都是你好我好,只能自我陶醉,自我麻痹。既要合作,又要竞争,达到平衡。 对于人们讨论较多的“学术界浮躁”问题,这位老院士认为这由各种原因造成,但真实情况可能并没有想象得那么严重。“诚然,牛顿的万有引力和微积分理论,都是在3年安静的乡居岁月中做出的,但据报道,牛顿也同样有人际交往,因此很早就被师辈发现和重用。”他提出,无论是正常的学术交流,还是一般的社会和行政活动,都能增加科学家的自信心、自豪感,激发他的研究热情。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