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七个奖项评奖委员会的评选,第三届鲁迅文学奖揭晓。中国作家协会鲁迅文学奖评奖办公室昨天发布了获奖名单,并透露将于明年上半年在深圳举行颁奖大会。
据悉,在本届鲁迅文学奖评选中,毕飞宇的《玉米》等4篇作品获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王祥夫的《上边》等4篇作品获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王光明、姜良纲的《中国有座鲁西监狱》等5部作品获全国优秀报告文学奖,老乡的《野诗全集》等5部诗集获全国优秀诗歌奖,贾平凹的《贾平凹长篇散文精选》等5部散文杂文集获全国优秀散文杂文奖,吴义勤的《难度·长度·速度·限度———关于长篇小说文体问题的思考》等4部作品获全国优秀理论评论奖,田德望翻译的《神曲》等2部作品获全国优秀文学翻译奖。和获奖作品名单同时公布的,还有本届鲁迅文学奖各奖项的评委会名单。
据评奖办公室负责人介绍,本届鲁迅文学奖在参评作品的征集阶段,共收到推荐参评作品823部(篇),其中中篇小说187篇,短篇小说189篇,报告文学104部(篇),诗歌集90部,散文杂文集130部,理论、评论93部(篇),文学译作30部。各奖项由评奖办公室先行聘请若干评论家、作家和编辑家组成审读小组,筛选出适当数量的作品,作为供评委会审读的备选篇目。为避免遗珠之憾,经由三名以上评委联名提议,还可在审读小组推荐的篇目外,增添备选篇目。各奖项评委会通过协商与讨论,无记名投票产生获奖作品。获得不少于评委总数2/3票数的作品,方可当选。
评奖结果公布后,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文学评论家认为,从该奖的大众关注度不高,大多数作品令人较为陌生可以看出,中短篇小说、诗歌、报告文学在文学中的地位在下降,影响力在减弱。该人士指出,这与现在的畅销书机制的形成有关。“在上个世纪80到90年代初,因为文学期刊的繁荣和影响大,所以中短篇小说更会引起人们注意。但现在是畅销书为文学服务,使得长篇小说一枝独秀。中短篇小说的创作本来是一个作家的基本功,但现在一个作家不出一部长篇小说,好像不能称为作家。”他还认为,鲁迅文学奖在作品推介、宣传力度上不够,致使大众并不知晓那些参评甚至是获奖作品。“实际上,中短篇小说的创作是越来越好了,有的写得非常精粹。评委会应该想办法让大家了解这些作品,渠道应该更畅通。”